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5-15 总第35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5-15 总第356期
返回上层

总第356期

发布时间:2014-05-15

妇产

标题导航

妊娠合并疾病:从桑兰生子谈起

发布时间:2014-05-15来源:《医师报》作者:段涛 李燕娜 陈源源  阅读: 59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编者按: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翩翩而至。每个人都在感恩自己的母亲,正所谓“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妊娠期生理及心理上的变化,对于每个母亲来说无不是重大考验。然而,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等疾病,以及身体障碍等,均严重威胁着孕产妇及胎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患有此类疾病的女性,以及妊娠期合并上述疾病的孕妇,对孕育胎儿同样有着强烈的渴望。如何降低此类女性妊娠风险,如何使她们安全孕育下一代,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blob.png高位截瘫  孕育后代并不可怕

▲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段涛

大多数截瘫女性仍保留正常生育功能和性生活能力,虽截瘫孕妇妊娠及分娩风险较大, 但并无禁忌症。

高位截瘫女性仍可正常受孕

高位截瘫对体表和四肢影响较大,但对内脏功能影响不大,对怀孕生育无直接影响。高位截瘫女性患者月经正常,有正常的性冲动,可正常受孕,这是因为女性的排卵功能是由大脑通过内分泌激素调节的,并不受脊髓损伤的影响。

截瘫对妊娠期孕妇存在独特影响

血栓形成  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截瘫孕妇长期卧床体位相对固定,下肢血流不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若患者既往有血栓栓塞性疾病,怀孕前长期口服避孕药或截瘫孕妇突发下肢水肿明显加重, 应立即检查是否发生血栓, 可予肝素治疗。

泌尿系统感染  可造成早产,败血症,甚至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截瘫孕妇由于膀胱排空不完全,尿路感染机会大大增加。建议尽量避免留置尿管, 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菌素。

贫血  妊娠期孕妇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截瘫孕妇产前约有70%已发生缺铁性贫血。建议严重贫血截瘫孕妇(血红蛋白<60 g),应少量多次输血,控制输血速度,警惕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

肺功能改变  妊娠期间,膈肌上升、子宫增大、腹压增加,使膈肌活动幅度减少,对于颈椎和高位胸椎损伤的截瘫孕妇,这种改变影响更加明显。建议截瘫孕妇进行深呼吸训练、胸部物理疗法,以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

截瘫发生时间决定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前发生截瘫  孕12周前流产发生率并未增高,但孕37周前早产发生率约为30%~40%。妊娠后期,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20%~30%,孕妇发生“仰卧位综合征”,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甚至胎盘早剥胎死宫内。建议将床向左侧倾斜以避免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妊娠后发生截瘫  早孕时外伤所致截瘫常导致胎儿流产;孕12~20周内,若未流产,存活胎儿可发生颜面缺损、大脑发育不全等畸形;孕20周后创伤可致胎盘早剥,胎死宫内。

两种分娩方式可供选择

48%的截瘫孕妇可经阴道分娩,截瘫孕妇由于盆底肌肉松弛,故不建议行会阴切开缝合,主张硬膜外麻醉,因其可预防分娩时自主反射亢进的发生,麻醉药物首选丁哌卡因 。也可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麻醉首选硬模外麻醉,术中给予呼吸支持,技术上难以行硬膜外麻醉时, 可采用全麻。


blob.png先天性心脏病妊娠  全方位管理是关键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  李燕娜

先心病育龄期妇女,要以良好的心态、科学的态度对待妊娠分娩过程,遵从医生的建议,不具备条件时坚决避免妊娠。

近年,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先心病患儿长大成人,步入生育年龄,面临结婚生子的挑战。妊娠合并先心病孕期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对于形成系统临床路径,提高孕期监护和治疗水平,降低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孕前初筛评估妊娠风险

2011欧洲心脏病学会妊娠心血管病诊治指南建议,对患有先心病的育龄女性应进行孕前初筛评估妊娠风险,明确先心病的类型、是否已经接受手术、心肺功能状态、有无其他合并症和妊娠风险后,再决定是否能够妊娠。通过初筛,将妊娠风险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并制定预警机制。红色:不宜妊娠,作为重点宣教;橙色:需进行心脏手术,然后再考虑妊娠;黄色:可妊娠。对于有孕前评估的妊娠合并先心病孕妇,多数可经阴道自然分娩,部分有产科指征且心功能恶化时可及早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

高危妊娠进行全方位管理

高危妊娠者应注意:

(1)孕前应得到心脏病专家和产科专家指导;(2)孕后加强保健和产前检查;(3)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应避免与传染源接触,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力。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及时就诊;(4)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品的进食,减少脂肪类食物和盐的摄入,防止体重增加过快、过多;(5)适当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预产期前2~3周住院待产。



blob.png妊娠合并高血压谨选降压药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 中心  陈源源

心内科与妇产科应紧密协作,控制血压,由产科专家决定终止妊娠时机。

妊娠全程及分娩前后,高血压及可能合并的子痫前期与子痫,威胁着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与生命。

重视拟妊娠前准备与评估

妊娠期高血压好发因素较明确:精神紧张、初产妇年龄<18岁或>40岁、伴慢性高血压、子宫张力过高(如双胎或多胎、糖尿病巨大儿及葡萄胎等)等,因此,拟妊娠前的准备与评估非常重要。评估包括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情况及正在应用的降压药物与疗效等。

慎重进行药物选择

建议妊娠前已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孕妇,主动去心内科调整药物治疗方案,避免因血压过低而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

妊娠全程首选α、β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其降压作用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硝苯地平片及缓释片可安全用于妊娠早、中、晚期,作为第二选择,但在分娩前应慎重应用,因其可造成子宫收缩乏力;妊娠前已服用噻嗪类利尿的孕妇,若并发子痫前期应停止服用;血压控制不良时,应选择联合药物降压,如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妊娠全程绝对禁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