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雨 宋箐)虽然已经坐上回家的高铁,结束了此次西蜀蓉城的会议,但小刘医生的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她的手机里存有她和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合影。对于她来讲,这甚至是一笔金不换的财富。
9月2日,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5 位中美院士参会,在展示科研成果、分享智慧思想的同时,围绕“科学发现的机缘”这一主题,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探讨“机缘” 在各自科研和产业研究中的影响和作用,与中青年科学家、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分享自己科研工作中遇到困难和解决方案以及国际基础研究产业化方面的经验。
作为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在开幕式上谈到,本届峰会,智者云集,在学术领域既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大师,又有国内外医学院士,相关领域领军影响的专家行者,打破了学术的国家界限,实现了互通,同时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为科研成果的转化量体裁衣。因此本届峰会必将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和促成产业落地。
同样作为大会主席,1993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罗伯茨谈到,在科研中,每个人从事研究都是自由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所收获。如果你足够幸运,可能你会有很大的发现。但需要注意的是,永远不要去设计获得诺贝尔奖,因为结果是不能设计的。
此外,理查德?罗伯茨还对年轻人机遇了殷切期望:“年轻人是国家也是整个世界的未来,你们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们每个人都有科学研究和探索发现的自由,不要让我这样的老年人告诉你们去做什么,你们应该自己去发现,并坚持自己所走的道路。这是我所希望的。”
大会主席、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开幕式并指出,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的召开,对于促进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和中医药的振兴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在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上,王国强希望,双方要更加注重交融、互学、互建;更加注重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更加注重开放、协作、创新;更加注重科普宣传和提高全民健康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