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9-08 总第468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9-08 总第468期
返回上层

总第468期

发布时间:2016-09-08

中西医结合

标题导航

脾虚是骨质疏松的促进因素

发布时间:2016-09-08来源:《医师报》作者:李跃华 许亚培 吴文哲 郭红灵  阅读: 59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形成,肾虚是根本。笔者团队进行了一项大型研究,对4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与其肌肉含量、脂肪含量、水分含量以及握力、下肢力量、3 m折返运动时间、6 m步行运动速度、脾虚症状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 

首先用生物电阻方法测出人体肌肉、脂肪、水分的含量、肌肉力量握力、下肢力量测试(30 s坐起个数)、3 m折返步行时间、6 m步行时间及步速测试;双能X线骨密度测试腰椎个椎体和股骨颈、股骨粗隆、粗隆间径骨密度,临床医生望、闻、问、切四诊,将患者辨证分成脾虚组和非脾虚组。

400例患者中男性70例,女性330例,平均年龄(61.1±9.677)岁,脾虚组216例,非脾虚组184例。结果显示,握力、肌肉含量与股骨各部位和腰椎各椎体的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30 s坐起个数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关系; 6 m步速与腰椎和股骨各部位的骨密度呈正相关;6 m步行时间与腰椎和股骨各部位的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脾虚证患者骨密度低于非脾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证明,骨质疏松不仅与骨骼相关,还与肌肉相关,不仅与肾相关还与脾相关,进一步证实脾虚是骨质疏松的促进因素。

首先脾主运化,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强,对钙和维生素D3吸收能力不足,骨骼得不到营养形成骨质疏松,临床发现反复腹泻的患者,25%~70%伴发骨质疏松,40%的胃部分切除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均说明脾虚能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

其次脾主肌肉,肌肉是骨骼的外在保护,骨骼是肌肉的内在支撑,肌肉和骨骼共同完成运动功能。肌肉充则骨骼坚,肌肉衰减则骨骼萎缩。临床中多数脾胃虚弱的患者身材瘦弱,体重低,肌肉含量少,握力差。

因此脾虚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肌肉、脂肪、体重,还可以间接影响骨密度影响骨骼,所以说脾虚是骨质疏松的促进因素,其在骨质疏松发展过程中起着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