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2016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学会联合发布了《2016年欧洲房颤管理指南》,指南同时发表于《欧洲心脏病杂志》(Eur Heart J)、《欧洲心胸外科杂志》(Eur J Cardiothorac Surg)及ESC官网。新指南在2011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基础上,根据近5年新发表的欧洲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以及国际临床血脂研究结果修订而成。
新指南的发布,再次明确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血脂异常处理原则:以心血管病危险评估区分个体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对高危和极高危患者,首选他汀药物治疗,及早启动,严格管理,长期坚持。
评估总体心血管病危险
新指南强调对个体进行总体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以便及早对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启动并维持有效的血脂管理。
与2011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相同,新指南对40岁以上无症状、无心血管病、糖尿病或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成人,推荐使用如SCORE等风险评估系统进行评估,以心血管死亡的绝对风险评估个体的心血管病风险。高危和极高危个体可基于有记录的心血管病、糖尿病、中重度肾病、极高水平的个体危险因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以及血压水平、吸烟与否及年龄,以评估10年心血管死亡的绝对风险。
总胆固醇应经由SCORE系统被用于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作为筛选、风险评估、诊断和治疗的主要分析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一个很强且独立的危险因素。
他汀治疗为基础
在新指南中,明确建议所有心血管病低、中、高、极高危患者均应改善生活方式,并以此作为药物治疗的基础。
新指南强调降脂治疗时,首先必须降低LDL-C绝对水平;如果基线水平较低,则须使LDL-C降低幅度达50%以上。新指南明确推荐,LDL-C作为主要治疗靶点;不推荐HDL-C作为治疗靶点。并强调临床实践中设立降脂目标值的重要意义。
对心血管病风险极高危患者,推荐LDL-C<1.8 mmol/L,或对基线水平介于1.8~3.5 mmol/L的患者,LDL-C较基线下降>50%。心血管病风险高危患者,推荐LDL-C<2.6 mmol/L,或基线水平为2.6~5.2 mmol/L者,LDL-C较基线下降至少50%。低-中危患者的LDL-C<3.0 mmol/L。
降脂治疗首选他汀药物,处方他汀直至最高推荐剂量或最高耐受剂量,以达到治疗目标。即使是对合并甘油三脂>2.3 mmol/L者,推荐他汀治疗或他汀联合贝特类药物治疗。
对于男性<55岁和女性<60岁的冠心病患者、年轻亲属患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血管病的个体、亲属患腱黄瘤的个体、LDL-C显著升高(成人>5 mmol/L或儿童>4 mmol/L)个体,应排查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对于怀疑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儿童,推荐从5岁或更早开始做检查。对杂合子FH患者接受强化他汀治疗,通常联合依折麦布,必要时联合PCSK9抑制剂。
老年患者的他汀治疗推荐与年轻患者相同。所有2型糖尿病且无靶器官损害危险因素和(或)证据的患者,主要目标为LDL-C<2.6 mmol/L,次要治疗目标为非HDL-C<3.4 mmol/L、载体蛋白B(apoB)<100 mg/dl;糖尿病伴心血管病或慢性肾病患者,以及无心血管病但>40岁且伴有一个或更多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伤标记物阳性者,推荐LDL-C治疗目标为<1.8 mmol/L,次要治疗目标为非HDL-C<2.6 mmol/L 、apoB<80 mg/dl。
对外周动脉疾病(包括颈动脉疾病患者),以及所有无禁忌症或不耐受病史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早期启动或继续他汀治疗,无论初始LDL-C水平如何。对非透析依赖的慢性肾病患者使用他汀或他汀联合依折麦布。
作为卒中的一级预防策略,对高或极高心血管病风险的患者,推荐他汀治疗达标;对于有非心脏栓塞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患者,给予强化他汀治疗进行卒中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