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贾 薇薇)如果说有什么方法能够 更深层次地关注患者生命健康 的内涵,推动疾病诊治方案的 进步,甚至挽救更多的生命, 那么答案一定是临床研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 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院士开宗 明义地指出:临床研究是人类 驱动力最强的研究。他进一步 解释道,临床研究是健康长寿 的驱动,也是基础研究的出口, 同时推动着跨业跨 界的发展,更是对 综合国力的考验。
成为临床科学家八大要素
1000 个临床没有解决的问题,就预 示着 1000×N 个临床研究的进行,如此 才能螺旋递进式地剖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所 在。而医院作为医学创新的策源地,应如 何推动临床研究?王建安院士指出,最重 要的是医生要做有心人,科研课题就在身 边,取之不尽,关键在于如何将临床问题 转化为临床科学问题,并产生科学假设, 最终通过临床研究给出答案,而这是真正 的临床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王建安院士总结了成为临床科学家的 八个关键要素:创新爱好、情怀责任、敏 锐洞察、深悉方法、时间管理、持续学习、 团队领导、全球合作。
王建安院士指出,一项好的临床研究 要保证目标简单,过程严谨。同时也不必 纠结于“新发明创造”,临床研究的贡献 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老方法的重新组合、 治疗方案的顺序变化、药物剂量的调整也 是“新发明”,只要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 性、安全性、可及性、经济性和快速性, 就是一项推动临床实践进步的好研究。
用临床研究推动临床实践
医学创新需要不断总结与思考,进 而将临床问题转变为科学问题。王建安 院士分享了医院在推动临床研究上的宝 贵经验,总体而言包含学习驱动文化、 人才驱动成果、资金驱动项目、范式驱 动合作四大方面。
王建安院士介绍,一方面,医院着 重加强团队的深度学习,激发爱好,以 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能力建设,包括个 别经验和循证医学相结合的能力、辩证 法和系统论的思维与能力等;另一方面, 引进主要研究者,构建由流行病、统计、 大数据、AI、企业工程师等多领域人才 组成的科研团队,组建临床研究护士团 队,同时与临床研究专业团队展开有效 合作;此外,医院以临床医生团队为核心, 聚拢多学科人才,围绕重大疾病诊治的 相关问题,开展临床研究,解未解难题, 答未解之问。
近年来,医院还启动了创新中心 “5510 工程”,推广和完善层次清晰的 全链式、交互式、大团队合作研究体系, 积极推动 OTL 办公室、创新俱乐部、创 新大赛等高能级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立, 打造创新中心模式,聚焦心脏功能重建、 多器官移植、消化道肿瘤诊治等多个领 域,以此推动临床研究的进步。
王建安院士强调,临床研究需要善 于观察的习惯,科学严谨的方法,打破 常规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坚毅,是对每 一个医者对于科学追求的综合素质和科 研能力的考验, 也期待更多医生 成为一名临床科 学家,用临床研 究推动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