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指病情持续时间 长、发展缓慢的疾病。这些疾病不会在人群 中传染和传播,但发病隐蔽,且病程拖延不 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慢性传染病的区别 主要在于是否由病原体引起,以及是否具有 传染性。
分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每年造成 4100 万人 死亡,相当于全球所有死亡人数的 74%。在 我国,每年有超过 80% 的死亡人数是由慢 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导致。在中低收入国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 也给世界的经济发展和减贫工作带来严重挑 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常见的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有以下四种类型:
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 病发作和中风等。
癌症 如肺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等。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和哮喘等。
糖尿病 如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和 妊娠期糖尿病等。
影响因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受到遗传、生 理、环境和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 一些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如吸烟、缺乏 身体活动、过度饮酒、不健康饮食等,都会 增加罹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据估计, 如果消除主要的危险因素,80% 的心血管疾 病、2 型糖尿病及 40% 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防控措施
(1)改变个人不健康的行为习惯,戒 烟、避免接触二手烟;适量运动,每周至少 进行 150 min 的中等强度的健康运动;均衡 饮食,多吃蔬果、全谷物、豆类和坚果,少 吃盐、糖、油和加工食品;适度饮酒,注意 心理平衡,学会调节情绪,不要有心理负担, 保持阳光心态。
(2)为家人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和情 感支持,促进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多与家 人一起参与有益的户外锻炼,如散步、跳舞、 打球等;积极关心家人的心理状态,及时发 现和解决问题,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3)社区应提供健康的公共服务和资 源,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能力。积极 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普及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技能;建立健康促进网 络和组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健康相关的活 动和服务;提供安宁、舒适的公共设施和空 间,如健身房、公园、自行车道等,方便社 区居民进行健康运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 提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 和管理。
总结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 共卫生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努力来预 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