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顾名思义,是一种发生在乳腺 的恶性肿瘤,以女性患者居多。作为女性最 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患者在发现乳腺肿物之后,有很大一部分人 需要进行活检穿刺术或肿瘤切除手术并进一 步通过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决定 后续治疗方案。但很多患者拿到病理报告后 一脸茫然,不知道怎么看,也不知道自己病 情到底如何,我们这就来揭开乳腺术后病理 的神秘面纱,告诉大家如何解读乳腺术后病 理报告。
基本信息
这部分内容不仅包含患者的姓名、年龄、 性别、住院号、送检科室、病理号等基本信 息,还有送检部位、取材时间、临床诊断等 检查相关信息。便于病理检查各环节对患者 信息的核对,确保送检标本与相应患者信息 一一对应,准确无误,避免张冠李戴。
标本检查
主要包括大体描述和镜下描述。大体描 述是病理医生在取材时对标本肉眼观察后的 详细描述,是对标本的宏观印象,包括标本 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切面情况、病变 区域等。镜下描述是病理医生在阅片时,在 显微镜下对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尤其对于 病变区域的描述,是对标本的微观印象,同 时也是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
病理诊断
病理医生通过对送检标本的大体情况和 显微镜下形态进行综合评估,做出相应的病 理诊断。常见的良性乳腺病变包括乳腺纤维 腺瘤、乳腺腺病、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导 管上皮普通型增生等。乳腺的恶性病变根据 组织来源的不同进行分类,其中最常见的为 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包括原位癌与浸润性 癌,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肿瘤的生长局限于 乳腺导管 - 小叶,而后者肿瘤细胞处于野蛮 生长状态,有更高的转移风险,相对来说, 病变更严重,预后更差。
浸润性乳腺癌中 75% 为浸润性导管癌 (非特殊型),其他特殊类型包括浸润性小 叶癌、小管癌、黏液癌、髓样癌等,也可能 几种类型同时存在。确诊乳腺浸润性癌的病 例,病理医生首先会根据组织结构及细胞形 态进行组织学分级,通常分为三个等级来描 述肿瘤的分化程度,级别越高,可能预示较 差的预后。其次,病理医生会进行 TNM 分期, 什么是 TNM 分期呢? T 指浸润癌的大小, 如果肿瘤最大径≤ 2 cm 是 T1,肿瘤最大径 > 2 cm,≤ 5 cm 则是 T2,超过 5 cm 则是 T3,任何肿瘤大小,只要肿瘤直接侵犯患 者的胸壁或皮肤并有肉眼可见溃疡及肿块则 是 T4。N 指区域淋巴结,癌转移的淋巴结数 目越多,分期越高。M 指远处转移,存在转 移证据是 M1,反之则是 M0,不同的 TNM 分 期也对应相应的临床分期。最后,病理医生 还会评估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标记指标,如 ER、PR、HER2、Ki67 等,通过其表达情况为 临床进行个体化治疗(如内分泌治疗、靶向 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帮助临床进行分子分 型并进一步评估预后,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最 适合的治疗方案。
因此,当发现乳腺疾病时应及时进行进 一步诊治,必要时行活检及病理学检查明确 病变性质,有利于早期有效治疗和病情有效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