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6-02 总第45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6-02 总第454期
返回上层

总第454期

发布时间:2016-06-02

新闻

标题导航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增加上臂功能障碍风险

发布时间:2016-06-02来源:《医师报》作者:本版编译 牛艳红  阅读: 1943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在2016年欧洲血运重建大会(EuroPCR)上,荷兰学者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3/4接受经桡动脉途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在术后2周内发生上肢功能障碍。(源自Medscape)

其中最常见的三种功能异常包括指尖敏感性下降、手腕力量减弱和手掌血容量增加。

研究者表示,对于依靠手谋生的患者,如职业艺术家和音乐家,可能选择经股动脉途径更合适。

该研究纳入191例患者,分别在基线、24 h、2周、1个月、6个月时,评估经桡动脉途径介入的手臂(介入组)和另一侧手臂(非介入组)。

结果显示,介入组74.9%患者有上肢功能障碍,与非介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发生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更年轻(63.4岁与67.5岁),更可能出现桡动脉闭塞(9.8%与0%)。

在会上,针对专家组提出的异常是否有临床相关性,以及如果有桡动脉闭塞的患者<10%,导致功能障碍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

研究者表示,可能是因为血肿在2周内未解决,其对肌肉和肌腱极具侵袭性。

研究者介绍,他们将纳入更多患者(500例),并计划设立股动脉对照组,进一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