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可以影响脂质的代谢,但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消退的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笔者研究组将复方丹参滴丸用于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观察这些药物对斑块稳定和消退的机制。
30只大白兔经过常规腹主动脉拉伤后给予高脂饮食12周,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大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三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复方丹参滴丸5粒/d,复方丹参滴丸10粒/d,均给予药物治疗12周。第24周末给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药物转染构建易损斑块,25周末给予药物触发易损斑块破裂。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有降低趋势,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大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达到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内膜-中层厚度(IMT)无明显差异,大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IMT降低达到统计学意义;大、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声学密度(AIIc%)升高均达到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比较,大、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管腔面积(LA)无明显差异;斑块面积(PA)有下降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MA)明显减小;大、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管腔面积狭窄百分比(LAS%)明显下降。药物触发后,自然消退组斑块破裂4例,破裂率57%;大、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分别破裂2例、3例,破裂率22%、37%。
复方丹参滴丸降低TC、甘油三酯(TG)和LDL-C的水平同时升高HDL-C的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作用,大剂量的复方丹参滴丸效果会更好,这可能与大剂量能更加充分的调节血脂水平有关。复方丹参滴丸可减小斑块IMT,同时升高声学密度(AIIc%)数值,起到稳定和部分逆转斑块作用,收缩期血流速度反而升高可能与其较强的活血化淤作用有关。其减少斑块的面积也可能通过减少EEMA和PA,从而改善管腔的负性重构,达到稳定斑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