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6-02 总第45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6-02 总第454期
返回上层

总第454期

发布时间:2016-06-02

新闻

标题导航

1/3无症状患者需早期诊断慢阻肺

发布时间:2016-06-02来源:《医师报》作者:本版编译 苏宁宁  阅读: 183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近日,钟南山教授等回顾了中国在慢阻肺领域的进展,阐述了我国慢阻肺的预防和管理。(Lantet.5月12日在线版)

生物燃料

2007年,一项研究首次显示,生物燃料的使用促进慢阻肺的发病,在使用生物燃料的厨房中,空气污染物浓度(粗颗粒物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都相当高。然而,厨房空气质量与燃料的使用和通风密切相关。9年的随访显示,在生物燃料使用率较高的云岩县,改善炉灶和安装排风扇后,显著降低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并且同时使用清洁燃料和安装排气扇的人群肺功能下降减慢,患病率下降。

社区干预减少危险因素

曾有案例显示,广州市中心一家水泥厂搬迁后,二氧化硫浓度和粉尘沉积下降,该地区人群肺功能下降减缓。另外,在公共场所和室内立法禁止吸烟,改善车用燃料和公共交通以减少室外空气污染,也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对此,研究者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改善室内环境和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对于降低慢阻肺患病率和社会负担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诊断

在中国大陆,35.1%的无症状患者(有慢性咳嗽或呼吸困难或重度吸烟者)需进行早期诊断。其中7项指标问卷(年龄、体质指数、吸烟、呼吸困难、咳嗽、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生物燃料暴露)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筛查工具,灵敏性为60.6%,特异性为85.2%。

另外,九项判别函数模型(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指数、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生活环境和职业暴露)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和82.0%。

药物疗法

除常规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β受激动剂,和毒蕈碱受体拮抗剂)外,羧甲司坦(500 mg,每日三次)已被证明可有效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可适用于缺乏医疗资源的农村地区。

另外,N-乙酰半胱氨酸(600 mg,Bid)已被证明在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疗效,此外,评估其他抗氧化剂的疗效也是有必要的。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