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每年的这个时候,有关孩子们的一切都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主题。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通常会用“祖国的花朵”来形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因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切切实实地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但当面对还在吃奶的孩子来月经、9岁性早熟的孩子最终身高138cm,10岁的矮小男孩被告知是女孩、20岁的男孩长乳房……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为了青春期孩子的健康成长尽更多一份力。
在2016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社会各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关注、关心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与发展。在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各位专家眼中,改变当前31年不变的儿童青少年体检标准,是最重要的事。
为什么体检?
青春期健康问题太特殊
还在吃奶的孩子来月经,9岁性早熟的孩子最终身高138 cm,10岁的矮小男孩被告知是女孩,20岁的男孩长乳房……面对这样的现实,没有人不会感到惊讶。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青春期医学专科主任于泓告诉记者,这是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出现的真实病例。
“当在门诊中多次看到这样令人痛心的病例,看到孩子们被耽误再没有治疗机会时,触发了我们很多思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最佳的儿童体检模式刻不容缓。”于泓说。
而这,也正是要定期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健康管理的重要原因。
“儿童青少年时期,整个心理、身体发育速度非常快,处在动态变化中,且不同年龄具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我院在近两年的体检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且很多问题都是被家长、学校忽视的健康问题,如漏斗胸、隐睾、脊柱异常等。” 长春市儿童医院体检管理中心主任李明辉告诉记者。
北京儿童医院青春期医学专科主任闫春梅同样表示,青春期是较独特的人生阶段,是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当前,青春期常见问题,主要有青春期意外及故意伤害、情绪问题、注意力缺陷、不良性行为及性行为心理障碍、物质性及精神性成瘾等问题。
“儿童青少年肥胖也是一种趋势,肥胖相关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病率非常高,部分儿童青少年患有代谢相关疾病。”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朱惠娟说。
首都儿科研究所生长发育研究室主任李辉介绍,根据北京市2011年的学校体检资料统计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不佳,其中超重肥胖超过30%,身材矮小及身高不足占13%。
当前体检存在哪些问题?
生理问题被遗漏 监管断裂
“青春期保健具有其不同于普通预防医学的特殊性。”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马良坤说,目前青春期保健的普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除传统的预防体检外,社会还应重点关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性心理发育和心理健康状况,这些都属于青春期保健范畴。
于泓教授介绍,当前我国有4.5亿儿童青少年准备或正处于青春期,但青春期生理问题却被“常规体检”遗漏,且健康体检出现了断裂,监管也出现断裂。
“4.5亿孩子背后是4.5亿个家庭!孩子健康与否关系着整个家庭的幸福。”于泓说,目前现行的体检模式是从1985年开始实施的,31年来体检内容变化不大,大多数在非医疗场所的学校内完成,且群体年度报告科学性不强、无法律效应。
“现行的健康体检模式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已无法全面反映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于泓指出,现行儿童青少年体检无相关科学对策落地和具体实施及监管;健康体检遗漏了大量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的现代疾病患者,如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矮小、肥胖、心理行为异常等。临床专科医生每天都要面对大量误诊误治的患者,许多孩子已经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或永远失去治疗机会,而这些孩子几乎每年都要经过不规范、内容不全面的“健康体检”。
“现行的健康体检内容也不科学:有月经初潮、遗精的问卷,却无性发育查体,无生物学评价的单次身高和体重表层测量结果,也几乎没有心理行为发育相关内容。”于泓说。
在体检内容上,专家建议,应尽快增加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和一些重大疾病的筛查内容,采用包括生物学在内的多种技术,科学、全面评估学生的性发育、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等关键健康问题。
体检模式如何改?
青春期体检要专业更要有效衔接
“临床上,矮小症、性早熟患者较多,但绝大多数是家长发现的,在幼儿园、学校的体检中,发现率并不高。这主要由于目前体检多在位于学校内的各中小学生健康保健所进行,连贯性差,且以群体为单位的年度报告科学性不强。此外,源于校医、幼儿园保健医生并非正规临床医生出身,或长期远离临床。如何尽快查出孩子患病,使其接受早期治疗,进而减少社会、家庭负担,体检模式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有效的衔接。为此,我们呼吁建立最佳的儿童青少年健康体检模式。”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吴迪提到。
于泓也发现,目前的青少年健康体检中,虽有部分医护人员参与,但专职医护人员非常少,即使有专职人员也都常年远离临床,体检人员临时拼凑多。
故此,北京协和医院教务处处长、内分泌科潘慧教授指出,“我们建议教育部门和中小学生健康保健所可以继续组织体检,具体实施由专业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完成,医护人员出具具有法律效应的科学诊断报告,可以最后由教育部公布数据,但需要卫生计生委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落实方案。”
中日医院医保办主任、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专科主任张知新教授同样表示,儿童青少年体检隶属于不同部门造成脱节的现状必须尽快得到改善,应健全我国健康体检的管理体系,将身体健康管理与知识教育功能区分开来。
“还要做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大数据管理与研究。”潘慧还指出,由专业医院医护人员参与完成并出具的科学的诊断报告,能使得数据研究更具参考性,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一手材料,对青少年出现的一些健康隐患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