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19日,心血管CT协会2015年年会(SCCT 2015)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作为心血管领域唯一一个专注于CT的学会会议,SCCT 2015全方位涵盖了心血管和冠脉CT造影(CCTA)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临床研究、科学技术进展以及CCTA新应用等。
冠脉CT可预测疑似冠心病者5年死亡率
最新分析显示,在不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或吸烟等传统危险因素的疑似冠脉疾病(CAD)患者中,通过CCTA确诊的CAD患者5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或死亡的风险增加。
研究纳入CONFIRM研究中的1884例疑似CAD患者(无冠心病史、无上述4种危险因素)。根据C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无CAD(0%狭窄),非阻塞性CAD(1%~49%狭窄)和阻塞性CAD(>50%狭窄)。
随访5.6年,7.7%患者死亡,11.8%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分析显示,CCTA检查无CAD者的死亡率较低(年死亡率0.69%)。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多处非阻塞性CAD(HR=1.73)与单支或双支阻塞性CAD(HR=1.70)患者的死亡风险明显升高;三支或左主干冠脉病变(HR=2.87)患者的死亡风险则更高。
此外,无CAD、非阻塞性CAD和阻塞性CAD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5.6%、13.2%与36.3%(P<0.001)。
校正混杂因素后,阻塞性CAD组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是非阻塞性患者的3倍(HR分别为6.63与2.20)。
【研究者说】
温哥华圣保罗医院Chaitu Cheruvu教授指出,面对不伴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的胸痛患者时,医生难以判断其发生冠脉疾病风险程度;而且,负荷超声等无创成像检查很难检测到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该研究证明了CT扫描在诊断这类患者时的价值。
中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兄弟姐妹
约两成存在明显冠脉狭窄
SCCT 2015上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近期发生心肌梗死(MI)的中年患者,其年龄接近的同胞中,有很大一部分虽无心血管症状,但CCTA检查显示存在明显的冠脉病变。
该研究入选44例同胞受试者。分别有90.7%和97.7%的同胞受试者的Framingham和HeartScore评分较低。然而,根据InterHeart风险分类系统,仅34.1%的同胞受试者属于心血管病低危,25%中危,40.9%高危。
研究者认为,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Framingham风险评分只是基于年龄、性别、血压、胆固醇和吸烟状态,而InterHeart系统同时关注家族史、二手烟暴露、心理压力、饮食、体力活动和腰臀比等指标。
仅1例同胞受试者的负荷超声检查呈阳性,心尖部出现局部室壁运动异常。CCTA检查显示,其左前降支近段有单支血管病变和钙化斑块。
CCTA检查发现,26例患者(59.1%)有狭窄;17例患者(38.6%)有轻度非闭塞性狭窄(<50%);所有患者左主干均没有闭塞。
然而,9例患者(20.5%)出现中重度闭塞性狭窄,其中6例为中度单支血管病变,2例为重度两支血管病变,1例为重度三支血管病变。
此外,45.5%的患者有钙化斑块,中位Agatston评分为0。
【专家观点】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Gary Liew教授认为,该研究虽小但十分具有启发性。该研究中,根据传统风险分层模型,几乎所有同胞受试者都属于低危人群。而且,中位钙化评分为0(<100分为低危)。更需注意的是,仅1例受试者的负荷超声检查呈阳性。如果心脏病发作患者的同胞来接受筛查,其可能因负荷检查结果正常而被认为无碍,但CCTA检查很可能将其归为高危。
他汀或可减少ACS患者高危斑块
ROMICATⅡ研究最新分析结果显示,在因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送至急诊且完成CCTA检查的低中危患者中,服用他汀者发生高危斑块的可能性较小,但更易发生冠脉钙化。
不过研究者认为,冠脉钙化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这表明他汀可能引起非钙化斑块及高危斑块向冠脉钙化的转变。
该研究纳入222例低中危胸痛或疑似ACS患者。在总人群中,使用他汀者发生钙化斑块的比例明显较高(93.3%与76.2%),而发生非钙化斑块(64.0%与83.0%)或高危斑块(13.3%与31.1%)的可能性明显较低。在非阻塞性冠心病亚组患者中,也观察到相似的结果。
校正多重混杂因素后,使用他汀者发生高危斑块可能性仍较低。
总体而言,高龄、男性、携带较多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斑块较多或冠脉狭窄≥50%的患者更易发生高危斑块。
【研究者说】
麻省总医院Sumbal Janjua 教授表示,这是一项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缺乏他汀治疗持续时间和剂量等数据,且患者的高危斑块数量较少,具有一定局限性。但该研究结果提示,他汀治疗可能使非钙化、高危斑块转变为冠脉钙化,而冠脉钙化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可能代表着良性结果。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血脂含量来调节斑块生物学,使斑块的风险降低,增加钙含量。
急诊低中危胸痛患者
冠脉CT阴性者可在8 h内出院
单中心研究显示,对于CCTA检查未发现明显冠脉病变的急诊低中危胸痛患者,其可于8 h内出院。
该研究纳入了在该中心就诊的所有低中危急性胸痛患者(684例),包括心律失常或体质指数较高的患者(该人群常被临床试验排除)。CCTA检查发现,569例(83%)患者无明显冠脉病变,其余115例(17%)冠脉狭窄>50%。
分析显示,无明显病变患者出院时间约为8.6 h,轻度、中度及严重冠脉狭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8 h、28.4 h与64.1 h。
【研究者说】
麻省总医院Nandini M Meyersohn教授表示,该结果强调了CCTA在排除冠脉病变及预估出院时间方面的价值。临床医生可根据CCTA检查结果将低中危胸痛患者分为两类——有无明显冠脉病变,因为两类患者的治疗策略及住院时间均有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