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7-30 总第41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7-30 总第415期
返回上层

总第415期

发布时间:2015-07-30

人文

标题导航

医院里的“旁观者效应”

发布时间:2015-07-30来源:《医师报》作者: 薄禄龙  阅读: 476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中国有句俗语,人多力量大。可放在医院里,这句话未必正确。在医学界鼎鼎有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皮肤科的RobertStavert医生与 Jason Lott医生,用一个真实案例说明了这一点。

优秀的医生合力却不优秀

一位 32 岁的男性,出现不明原因的肾脏、肝脏与肺功能衰竭,住进 ICU。为了找到发病原因,9 个治疗小组超过 40 名医生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按说,如此庞大的治疗团队,病因理应及早被找到。遗憾的是,患者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治疗小组间缺乏交流,各自进行自己的检查,以致每天进行 25 种之多的实验室检查,其中许多竟然重复。

没有哪个小组能确定患者到底怎么了,每个小组都在期待着其他小组做些什么。在经过最初大张旗鼓的诊治后,病情似乎没有一点起色。为避免患者陷入更为糟糕的境地,各个治疗小组变得保守起来,不愿主动提出新的治疗措施。幸运的是,11 天过后患者病情好转,最终顺利出院。遗憾的是,在投入这么多人力财力过后,患者的最终诊断依然不明。而参与治疗的医生,每一位单独拎出来,都是优秀的医生。可是,他们的合力却不优秀,显得无所作为,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捉襟见肘。两位医生写下这个例子的目的,是想告诉人们,这就是医疗界的“旁观者效应”。即,面临紧急情况时,参与的人越多,采取行动的人可能越少。

“旁观者效应”与现代医学特点紧密相关

首先,为避免医生疲劳工作,维护患者安全,保证工作质量,住院医生工作时间长度有了限定。比如,美国低年资住院医生连续工作不能超过 16 小时,每一位医生都会在内心打起小算盘:只要在其所负责的上班时间内,患者不出现任何闪失,那就是一种成功。这可能造成治疗上的短视现象,而忽略治疗的连续性。

其次,专科化是当今医学的趋势,医生在从业道路上,逐渐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每一个器官或疾病都由专科医生负责,医生眼中的疾病是具体化的,这便可能造成全局观的丧失。当心脏出现状况时,有请心脏医生出场,当肺脏出现疾病时,只能由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上阵。这也造成了另外一种现象,参与治疗一种疾病的医生数量越来越多。

我所工作的 ICU,全年 24小时无休。换言之,医生护士时刻守护在最危重的患者身边。为了完成庞大的工作量,ICU 有四组医生人员,确保全天候的“覆盖”,不留缺兵少将的现象。除了 ICU 自己的医生外,外科术后的患者还拥有自己的外科医生队伍,他们每天都会前来查看并参与治疗。每一组医生在连续工作 24小时后,大多休息 2 天,再连续工作 24 小时。也就是说,一位患者在 ICU 内进行治疗时,可能经过两到三个小组的治疗。有时候,等你再次前来上班时,那些你最初参与诊治的患者,情况很可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你又必须从头熟悉几天来的治疗走向。很显然,各组医生相互之间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一个有弱点的人,如何规避人性深处潜藏的不作为因素,必须值得考虑。作为医者,必须认识到“旁观者效应”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通过医疗规范和加强沟通来制定责任人,详细规定每一位医生所应担负的责任,或可最大化避免自己成为一名“旁观者”。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