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7-30 总第41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7-30 总第415期
返回上层

总第415期

发布时间:2015-07-30

药械

标题导航

仅看腺瘤检出率不靠谱

发布时间:2015-07-30来源:《医师报》作者:裘佳  阅读: 458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常用手段,能早期发现肿瘤,降低结直肠癌死亡风险。腺瘤检出率定义为医生通过内镜检查发现至少1个经组织学证实的腺瘤比例,已被列为内镜检查质量的评价标准。然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Ashish Malhotra等近期发表述评,探讨用腺瘤检出率评价内镜检查质量的不足之处。(Gastrointest Endosc.2015,82:130)

既往研究指出,腺瘤检出率每增高1%,间期大肠癌风险降低3%,致命性大肠间期癌风险降低5%。相关指南对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肠镜筛查腺瘤检出率提出要求,男性应不低于30%,女性不低于20%。

腺瘤检出率能否胜任结肠镜检查质量指标的角色?Malhotra表示,腺瘤检出率是一个易受多种因素干扰的指标,包括:(1)患者因素,如年龄、性别和家族史等;(2)操作相关因素,如肠道准备质量、仪器设备和内镜检查时间安排等;(3)操作者因素,如操作经验、疲劳等。

此外,目前腺瘤检出率定义有一定缺陷。腺瘤检出率无法区分检出一枚息肉还是多枚息肉。较大、近端的进展期腺瘤更易恶变,而腺瘤检出率不涉及腺瘤的大小和部位。因此,仅靠腺瘤检出率评价肠镜质量,个别内镜医生为保证检出率,在肠镜检查中或许会仅寻找一枚息肉后就作罢。

因此,目前临床上已开始使用近端腺瘤检出率、进展期腺瘤检出率、发现腺瘤个数平均数和无蒂锯齿状息肉检出率等指标。

针对消化科年轻医师的培养,Malhotra教授指出,一定要牢记内镜质量相关的关键要素:较高的盲肠插镜成功率、良好的退镜技术以及对于肠道黏膜的细致检查等。评价医生内镜水平不能仅根据操作完成量,而更应把重心落于内镜检查的质量,如仔细的退镜和安全可靠的息肉摘除等。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