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30年里,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中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持续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救治心肌梗死患者的能力在提升,但近10年间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却没有变化。
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到医院的患者很少,或到了医院已经较晚;二是医院还没有建立急救流程或现有救治流程尚不完善,入院救治缓慢。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完善医疗急救体系,以专业救治为核心,医院通过自身和院前急救形成有效链接。当前开展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为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血管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血管病救治成功率,形成完整的救治体系网络起到积极作用。
正在进行的中国胸痛中心建设,就是为促进医院和院前急救建立联系,优化院内救治流程而进行的。中国胸痛中心建设虽然比较晚,但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目前已有几十家胸痛中心成立。
除此之外,各地政府应合理规划急救网络,增加设备投入和急救车辆配置,提高急救资源的合理利用率。同时,建立急救人员合理流动及人才聘用机制,提高人员待遇,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减少人员流失;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及考核,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