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耿璐)“对医疗暴力零容忍”终于从一句口号变成了法律条文。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严肃追究、坚决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此外,《意见》中还明确列举了六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
面对医卫界一直以来呼吁并最终得以出台的政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认为,《意见》的出台将有效维护医院的诊疗环境,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多安全感;同时意味着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重视和解决愈演愈烈的暴力伤医事件。但温建民同时指出,《意见》的出台关键在于执行,如果落实不到位将让其意义大打折扣。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对此表示,虽然《意见》加大了对违法犯罪的惩处力度,但对于违法占用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并未予以表态,医院由内保机构变公共场所也仍未实现。“确实有所遗憾,但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一项政策就把多年的问题全部解决,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强有力政府的作为、以及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
6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在医疗机构内殴打或故意杀害、伤害医务人员,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在医疗机构私设灵堂、摆放花圈、悬挂横幅及在医疗机构公共开放区域违规停放尸体等扰乱医疗秩序。
☆以不准离开工作场所等方式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
☆采取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恐吓医务人员。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或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等物品进入医疗机构。
☆故意扩大事态,教唆他人实施针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