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5-08 总第35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5-08 总第355期
返回上层

总第355期

发布时间:2014-05-08

循环

标题导航

美发布心脏介入明智清单

发布时间:2014-05-08来源:《医师报》作者:牛艳红 董杰  阅读: 480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近日, 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公布了心血管病患者应避免的五种检查和治疗清单。该清单是美国内科医学基金会董事会“明智选择(Choosing Wisely)”倡议的一部分。


☆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若无明确临床指征,避免行常规负荷试验;

对于成功行PCI的患者,若目前无症状,常规负荷试验将导致几乎无临床获益的额外手术。因此,负荷试验应限于临床状态改变的患者,如出现新症状或运动耐量下降。


☆ 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PCI术后患者,若无症状,或负荷试验结果显示正常或轻微异常,且症状稳定、不影响生活质量,避免行冠脉造影;

对于大部分完全血运重建(PCI或CABG)且目前无症状的患者,常规冠脉造影很难再发现经治疗后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狭窄。因此,血管造影应限于临床状态改变的患者,如出现新症状、运动耐量下降,或根据临床指征进行的负荷试验显示明显异常。


☆ 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若由于合并症或个人偏好,不愿或不适合行血运重建,避免为评估风险行冠脉造影;

 医生在行造影前应讨论造影的目的,包括CABG和PCI的可能作用。对于不愿或不适合行血运重建的患者,冠脉造影的必要性不大。


☆ 对于无症状患者,若经充分非侵入性检查证实无缺血及其他异常证据,避免为评估风险行冠脉造影;

 经充分非侵入试验证实无缺血或其他异常(如心律失常)证据的无症状患者,心脏事件风险很低。对于此类患者,冠脉造影对改善预后的价值不大。


☆ 对于无症状的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若未经充分负荷试验证实有缺血证据或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正常,避免行PCI。

对于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若无症状,则PCI临床获益有限,除非病变有明确的血液动力学意义(FFR<0.8)或非侵入性负荷试验发现病变可引起严重缺血。罕见例外情况包括明确的冠脉左主干病变或大冠脉近端狭窄>90%。


专家观点

blob.png警醒介入医生  应避免过度检查或干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程晓曙 杨人强

该清单无论对患者,还是对心血管病专科医生来说,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这个心脏疾病介入治疗年代,该清单具有警醒作用,使大家保持头脑清醒,提醒大家什么做得太多,哪些还可以做得更好。

对于已经成功行PCI或CABG的患者,该清单明确了无症状或症状稳定的患者,若无临床指征,无需进行常规负荷试验和冠脉造影复查,从而避免对这一大类人群的过度检查。清单指出,对于无症状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无缺血证据时应避免行PCI治疗。但统计资料显示,在美国,行PCI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至少有30%无临床症状。

该清单也存在一定争议,或者说不是绝对的。实际上,清单中也说明了对于明确的左主干病变或大冠脉近端90%以上狭窄的患者,即使无症状也应考虑进行干预治疗。特别是我国与美国医疗保险公司付费的医疗体系不同,患者付费看病,多数是症状驱使性就诊,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因此在我国,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冠脉造影检查适应证。鉴于药物治疗也可能明显改善这类患者的症状,所以患者是否真正需要冠脉造影检查,需要在临床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共同商定诊治方案。对于不愿接受PCI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清单指出应避免冠脉造影检查,但这些患者也可能在看到冠脉造影显示严重病变后改变主意,要求行PCI。

因此任何指南或标准都不应该是僵化的教条,需要结合临床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