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交民巷东口的西北方向,有段造型独特、充满异域风情的灰色围墙,它就是原德国医院的院墙。
1901年,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将东交民巷一带划为外国“使馆界,界内一切事物由各国自行处理,中国政府一概不得过问。他们在“使馆界”内修建了使馆、教堂、兵营、医院等,德国医院即始建于1905 年。1949 年2 月,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拉着大炮,高唱凯歌走过东交民巷时,东交民巷从此获得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原德国医院改为北京医院,1950年2 月,毛主席亲笔题写了北京医院的院名。之后在德国医院的旧址上,又建起了新的医院大楼。现在已是具有现代化医疗设备和一流医疗水平的大型综合性医院。2007 年北京医院将院南侧的旧楼改造成新楼后,仍把原德国医院仅存的这段花墙保留下来,将松动的砖墙和风化的地方进行修整,并重新粉刷了墙体。使这段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墙旧貌换新颜。
如今,在这条静谧的小巷里,道路两旁的国槐以各自独有姿态静立着,浓密的树冠越过了街心,和对面的树枝交织在一起。绿荫下,这段造型典雅的围墙,常常吸引着许多路人驻足观看。它的背面就是新竣工的医院大楼。历史遗迹与现代化建筑成了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