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我国台湾的一项有代表性的队列研究显示,失眠者卒中风险显著增加,其中18~34岁以下失眠者卒中风险最高。(Stroke. 2014年3月25日在线版)
据悉,这研究是首批旨在量化失眠相关卒中风险的大样本量研究之一,也是首项评估不同亚型失眠对卒中风险影响的研究。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结果强调了评估和治疗失眠的重要临床意义。”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神经血管外科主任Demetrius Lopes认为,“该研究明确提示,失眠是年轻成年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临床上通常仅考虑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传统危险因素,而忽视了失眠对年轻人卒中风险的影响,而“年轻人恰好是没有良好睡眠习惯的群体”。
失眠等睡眠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在14个国家进行调查后发现,约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美国睡眠基金会的调查显示,50%左右的美国人每周至少出现一种失眠症症状。在欧洲,4%~22%的人口受到失眠的严重影响。
据统计,我国失眠患病率达10%~20%,即近3亿人有失眠症状。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曾在上海、北京、广州、北京、杭州和山东等地开展的一项有1万多人参与的睡眠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存在易醒、醒得过早、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不好等睡眠问题的人高达42.5%。
研究者利用台湾地区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评估失眠对卒中风险的影响,共对21 438例失眠患者和64 314例相匹配的对照受试者进行4年随访。
结果显示,与对照受试者相比,失眠者的卒中发生风险增加54%,其中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原因不明的卒中风险依次增加79%、184%和107%。随着年龄增长,失眠者卒中风险逐渐降低,以18~34岁失眠者风险最高(IRR=8.06),35~49岁和50~64岁失眠者卒中风险分别增加1.72倍和0.86倍。进一步分析发现,持续失眠者的3年累积卒中风险较失眠缓解者明显升高(P=0.024)。此外,合并糖尿病的失眠患者卒中发生风险也增加(IRR=1.25)。
研究者表示,应进一步在具有代表性的人群中开展随访期更长的前瞻性研究,以确定不同失眠类型对卒中风险的长期影响。此外,还应探索失眠与卒中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