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超声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技 术,通过二维、三维、四维超声可用于观察 和评估盆底结构形态学和功能的变化。随着 女性对自身盆底健康状况的关注及生活质量 的提高,盆底超声的应用逐渐增多。在临床 上,盆底超声广泛应用于多种盆底疾病的筛 查和评估,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 尿失禁、盆底肌群功能评估、盆腔肿块等, 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是指由于盆底肌群松弛或损 伤,导致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器官向下脱垂。 通过盆底超声检查,医生可以直观观察和测量 盆腔器官脱垂的程度和类型。盆腔器官脱垂可 继发于阴道膨出、盆腔压力、排尿或排便功能 障碍、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 起,包括妊娠和分娩、过度用力、慢性咳嗽以 及经常提重物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肌群 的功能也会逐渐变弱,从而增加了盆腔器官脱 垂的风险。盆底超声能够对脱垂器官的位置和 移位程度进行准确测量,通过患者在静息状态 下、收缩肛门状态下以及Valsalva动作下用二维、 三维、四维等多种成像方式的超声图像观察膀 胱、子宫或直肠在盆腔内的位置,评估三种状 态下盆腔器官的相对位移程度。例如,临床触 诊为阴道前壁膨出者,盆底超声可以清晰显示 是否为真性膀胱膨出及其具体膨出类型,或是 尿道憩室、小肠膨出等原因造成的阴道前壁膨 出,这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是否需要后续采取 临床治疗或康复措施以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打喷嚏或者咳嗽等动 作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时,无法控制尿液的 排泄,致使尿液不自主从尿道外口漏出的疾 病。通过盆底超声,医生可以观察和评估尿 道和膀胱颈部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压力性尿 失禁的发生可能与妊娠的次数及分娩方式、 产后盆底肌肉的松弛、盆腔脏器脱垂、老年 人年龄相关的肌肉变性以及肥胖等多种因素 有关。盆底超声可以通过实时动态地观察患 者在静息状态下和 Valsalva 动作下膀胱颈及 近端尿道下移程度、尿道旋转角度的增加程 度以及尿道内口是否存在漏斗状开放等来评 估其功能,同时也可以评估尿道括约肌的功 能,观察尿道括约肌收缩是否协调,即控制 尿液的能力。通过盆底超声检查,有助于医 生判断压力性尿失禁程度和原因,这对于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盆底肌群功能评估
盆底肌群是位于盆腔底部的一组肌肉 群,包括耻骨直肠肌、耻尾肌和髂尾肌等。 这些肌肉的功能对于维持尿液和粪便的控 制、支撑盆腔器官和性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盆底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实时观察盆底 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情况,并评估其协调性和 力量。盆底超声可使医生准确地测量肌肉厚 度、收缩能力等指标,以评估盆底肌群的功 能状态。如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头向下娩出、 产钳的使用等使盆底肌群受外力的被动牵 拉,可能会导致盆底肌群尤其是肛提肌结构、 功能的变化,甚至出现肛提肌撕脱或断裂, 通过盆底超声,尤其是三维、四维盆底超声、 断层成像技术等可以直观显示左、右两侧肛 提肌在收缩时是否对称或存在回声失落的现 象,从而可以评估肛提肌的损伤及断裂程度。
盆腔肿块
通过盆底超声,主要可以观察和评估尿道、 直肠及其周围病变,包括肿块的位置、形态和 大小、血供以及与周边脏器组织的毗邻情况等。 例如可观察尿道周围是否存在病变,如尿道钙 化、尿道憩室、尿道周围囊肿或脓肿、实性占 位等,对于有些患者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统感染, 盆底超声通过观察尿道和膀胱等结构的异常情 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如尿道 狭窄或囊肿、憩室等,这可能是导致多次泌尿 系感染复发的原因。另外还可观察中后腔室的 占位情况,如可评估产后会阴部血肿、阴道壁 囊肿的部位及大小、直肠周围实性占位等。
综上所述,盆底超声作为一种无创、 实时、安全、易被患者接受且能动态成像的 检查方法,对于评估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 尿失禁、盆底肌群功能评估、盆腔肿块等疾 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盆底超声的应用,可 以准确观察和评估盆底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变 化,从而为患者后续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 一定的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