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也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 由于脑部供血血管内血栓形成、狭窄或堵塞, 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从而引起 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如果把人的大 脑比作田地,脑血管就是田地里的灌溉沟渠, 如果某条沟渠堵了,就有相应的田地干旱, 秧苗缺血死掉。同样的,如果某条脑血管堵 了,相应的脑组织缺血,不久就会出现脑细 胞的死亡。
“中风 120” 知晓临床表现
脑梗死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血 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以及不良 的生活习惯,如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 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 脉粥样硬化形成,进一步引发血栓形成,最 终导致脑梗死。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被归纳为简单好记的 “中风 120”记忆法,即:(1)看 1 张脸, 让患者微笑,两侧嘴角不对称 ,嘴巴歪了;(2) 查 2 只胳膊,让患者双手举起来,单侧无法 抬起,抬起很快掉落下来;(0)聆听言语 , 患者表达困难,言语含糊不清。
只要出现以上任何一个症状,就要立即 拔打 120,迅速转运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使患者尽快得到有效救治。
脑梗死的诊断与评估
脑梗死的诊断与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了解病史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出 现的时间、症状的性质(如突然出现的面瘫、 肢体麻木、无力、眩晕、说话不清等)、伴 随症状等。
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以及神经系 统检查,如意识状态、视野、眼球运动、面 部肌肉功能、肢体运动等。
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 CT、MRI 等。CT 可以快速地显示出脑组织是 否有缺血、梗死、出血等情况,而 MRI 则可 以更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的缺血、梗死情况。
血液检查 医生会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 以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以及 脑梗死的风险。
血管影像学检查 为了解脑血管病变情 况,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管影像学 检查,如颈部血管超声、CTA(CT 血管成像)、 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或 DSA(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 等,对判断受累血管、治疗效果 等有一定帮助。
脑梗死的治疗现状
目前,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 物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等。药物治疗是脑 梗死的基础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血压控制、 他汀类药物调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 神经保护剂、静脉溶栓治疗等,大多数脑 梗死是由于血栓堵塞引起颅内动脉闭塞所 致,因此治疗的关键是恢复或改善缺血组 织的灌注。
溶栓治疗是指人为地应用某些药物 (溶栓剂,常用阿替普酶或尿激酶),使 脑动脉内的栓子/血栓溶解,堵塞的血管 再通,脑血流恢复正常,从而达到使局部 脑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损害得以缓解或减 轻的目的。
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动脉溶栓、机械取 栓,狭窄血管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
是否存在特效治疗?
目前最有效的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是 尽快开通闭塞的血管,让血管再通,脑部血 流恢复 , 包括(1)静脉溶栓;(2)动脉溶 栓;(3) 机械取栓;(4)急诊球囊扩张 术或支架术。
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非常有效的药物 治疗方式,通过静脉注入阿替普酶或尿激酶 把血栓溶掉,也可以通过导管或支架把血栓 从血管里拉出来,也就是取栓。机械取栓是 利用导管和取栓装置去除血栓,解除血管闭 塞,一般适用于大血管堵塞的患者。
静脉溶栓及手术取栓是目前治疗急性脑 梗死的两把利剑。但并非所有的脑梗死患者 都能采取溶栓或手术取栓治疗,因为脑梗死 的救治是一场“生死时速”,超过 6 小时就 不能溶栓,超过 8 小时就有可能不能取栓。 就象麦田里的沟渠堵了,要尽早打通沟渠, 使没有旱死的麦苗继续生长,因为缺水的麦 田能存活的时间有限,缺血的脑细胞也有存 活的时间限制。脑血栓形成后,超过了最佳 取栓时间,血栓就会机化,最后和血管长在 一起,是没有办法取出来的。就像水管堵了 一些垃圾,可以把垃圾清理掉,但如果水管 里浇灌了水泥,过了数天后是很难把水泥取 出来的。
需要注意的是,也并非所有溶栓或取栓 的患者都能完全恢复正常或有良好的结局。 溶栓或手术取栓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适应 证,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颅内出血、血管 再闭塞等并发症。进院后要经过专科医生诊 查及评估,完成影像等相关检查后才能决定 患者是否符合溶栓或手术取栓,总之治疗越 早,获益越大。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已 经有后遗症的患者,加强康复训练,大部分 可以恢复生活自理。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发病 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给 社会、家庭造成沉重负担,需要及时的诊断 和治疗。尽管溶栓和取栓治疗能够显著改善 患者的预后,但符合及能用上这些治疗方法 的病人毕竟是少数,而且获益与风险并存, 内科综合治疗和康复煅炼仍然是非常重要 的。同时,预防措施也不容忽视,通过积极 控制慢性疾病、改善生活习惯等手段可以有 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我们期待 着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脑梗死患者带来更 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