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杨瑞静) 每逢秋日,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花 园里数株桂树争奇斗艳,桂花的香 气便弥漫医院每个角落。每年植树 节,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蒋成燕都会着团队,亲手栽下 希望的苗,已成为十余年来的传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蒋成燕 带领团队不断追求卓越技术,他们用 心传递的人文关怀,更如同桂花芳 香,穿透街巷,走向遵义市千家万户。
3 月 21 日,在第九届医学家年 会上,遵义市第一人 民医院内分泌科获 得“十大公益科室” 荣誉。
护航孩子成长发育
“身高发育一生只有一次机会,一旦错 过,将对孩子及其家庭造成深远影响。”蒋 成燕提到,矮小症及性早熟患儿若在早期接 受正规治疗可大幅度改善身高情况。于是, 她下定决心在遵义市率先开展矮小症性早熟 生长发育专科门诊科室,并且在矮小症性早 熟生长发育方面不断突破,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但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科室, 仅在临床诊疗方面获得认可远远不够。蒋 成燕在学科发展中意识到,公众对矮小症 及性早熟了解不足 , 导致部分患儿无法得 到早期就诊。找到原因后蒋成燕带领团队 说干就干,定期走进学校、幼儿园、社区 进行线下义诊;多次与北京、重庆、成都 专家进行义诊科普活动;与遵义市电视台、 遵义晚报、遵义交通文艺广播等多家公众 传媒合作,开展矮小症及性早熟生长发育 异常疾病的线上宣传……
蒋成燕相信,必要的科普及健康宣教 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家长误信不科学的医 疗信息而贻误患儿治疗时机。此外,科普 宣传可以帮助病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疾 病,增强他们的信心和依从性,改善治疗 效果和生活质量。
优化慢病动态管理
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 疾病之一,蒋成燕与她的团队不仅关注病 患健康,更着眼于整个医疗体系的优化。 其中,血糖管理作为糖尿病慢性疾病管理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慧化手段的应用显 得尤为重要。在与其他医院学习交流时, 蒋成燕意识到与其他省市的三甲医院相比, 遵义应该尽快加强信息化管理,服务于老 区糖尿病患者。打定主意后,她开始着手 打造血糖大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
“科室引入血糖大数据信息化管理系 统后,使之兼容医院 HIS 系统,再以内分泌 科为基础,实现全院多科血糖管理,提高智 慧医院管理水平。”蒋成燕介绍,“临床护 士通过血糖监测仪监测患者血糖,并将采集 到的血糖数据通过上传系统传输到系统数据 库中,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内分泌科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实时管理患者 血糖状况,有效进行医护双向对接,实现多 维度血糖分析监测,给予患者个体化诊治, 兼顾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缩短患者平均 住院日,精准化管理糖尿病。”
这一系统的运作机制能够帮助医生更好 地监测和管理患者的血糖情况,提高患者血 糖控制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实现全 院多学科血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降低医疗风险和成本。毫无疑问,他们的努 力为患者治疗和医院管理都带来了显著改变。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道路上,他 们也不遗余力。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的同 时,该科室积极通过开展培训、输送人才、 优化服务等多种方式,将优质的医疗资 源有效辐射至遵义市十三个县(市、区), 乃至全国范围,充分展现了一个科室的 公益责任与强大影响力。“与医生一样, 护士长也要下基层开展培训工作,因为 我们不仅仅要把医疗经验带下去,护理 经验也要传输下去。”蒋成燕深知,医 学的进步不仅需要医生的努力,护理工 作同样重要。因此,她强调护理团队的 培训不可或缺,以确保医疗和护理的质 量同步提升。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蒋成燕不仅为 周边地区培养了更多医学人才,也为当 地医学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蒋成燕有着宏伟蓝图: 建立一个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的内 分泌科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 服务。学科发展路径也日渐清晰:一方 面不断提升临床服务水平,赢得患者满 意;一方面推动科研工作,提升学术声誉; 另一方面,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培养 更多优秀的内分泌科医生和护士。 蒋成燕和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巩固和 提升专科特色,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不 断书写内分泌医疗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