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4-03-28 总第830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4-03-28 总第830期
返回上层

总第830期

发布时间:2024-03-28

科普

标题导航

这里有关于胃炎最全的科普

发布时间:2024-03-28来源:《医师报》作者:云南德宏州陇川县人民医院 雷云龙  阅读: 6849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胃炎是一种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泛 指胃黏膜的炎症状态。这种状况可能是临时 性的,也可能是长久的,轻重程度不一,需 及时给予关注和治疗。 

                                                                                  胃炎的定义及分类 

    胃炎通常被分为两大类:急性胃炎和慢 性胃炎。急性胃炎通常是由于服用某些药物、 食物中毒或者短期大量饮酒引起,症状发作 突然且疼痛剧烈。而慢性胃炎则往往是因长 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慢性感染等因素引起, 其症状相对缓和但持续时间更长。

                                                                                     胃炎的病因

    胃炎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包括:1. 幽门 螺杆菌感染:这是一种常见的细菌,能够在 胃酸中生存并导致胃黏膜的炎症。2. 药物副 作用: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例如阿司匹 林、布洛芬)可能导致胃炎。3. 饮食因素: 长期消费过多的辛辣、油腻食物,食用不洁 或变质的食物,都可增加患胃炎的风险。4.酒 精和烟草:酒精能刺激胃黏膜,长期吸烟会 增加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几率。5. 压力:长 期的心理或生理压力也可能导致胃炎。 

                                                                                      胃炎的症状 

   胃炎的常见症状包括:持续的上腹部疼 痛或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 嗳气和饱胀感;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伴有胃 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色粪便。 

                                                                                       胃炎的诊断 

   胃炎的诊断通常是通过综合临床症状和 一系列检查来确定的。首先,医生会通过病史 询问和体格检查来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表现 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比如饮食习惯、吸烟酗酒 史以及是否有家族史等。随后,可进行实验室 检查,常见的有血常规以便检测有无感染,幽 门螺杆菌试验用以判断是否存在该细菌的感 染,因为它是常见胃炎的致病因素之一。肝功 能检查也被视作有必要的检验项目,以评估整 体消化系统的健康状态。胃镜检查在诊断胃炎 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因为它允许医生直接观察 胃黏膜的情况,并且可以在必要时取得活组织 进行病理分析,以便精确诊断和区分炎症的类 型以及病变程度。在某些情况下,X 线钡餐检 查也可能被用来评估胃的形态和功能。                                                                                             胃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胃炎管理中扮演 了关键角色。抗酸药如质子泵抑制剂(PPIs) 和组胺受体拮抗剂(H2-blockers)可以减少 胃酸的分泌,降低对胃黏膜的刺激,并帮助 溃疡愈合。对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 炎,医生通常会开具包括两种抗生素和一个 抗酸药的三联疗法,以彻底根除细菌。患者 需严格遵照医嘱,过量或不当使用均可能产 生不良反应。 

    饮食调节 饮食调节对于胃炎的康复至关 重要。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巧克力、高脂肪 以及过于辛辣的食物,这些均可能刺激胃酸 过多分泌或加重胃黏膜的炎症。推荐的饮食 方案是少食多餐,与其三餐丰盛,不如五餐 简单,以减轻胃部负担。此外,摄入高纤维 食物如蔬菜和水果可以促进消化,预防便秘。 

    调整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是治疗 胃炎的重要组成部分。避免过度摄入酒精,因为 酒精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炎症和溃疡的风 险。戒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吸烟可减慢胃黏膜 的修复并增加胃酸分泌。此外,合理安排工作与 休息,保持适度的体育运动和減压活动,都对控 制胃炎的症状和加快康复过程具有帮助。

    胃炎是一种影响生活质量的病症,但通 过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调整和适当的医疗 干预,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或 治愈。重要的是,对于任何胃部不适,应及 时求医了解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以 免病情加重或发展成更为严重的病状。

科普3月28日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