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尹晗 荆冰)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在保障人民群 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公立医院面临着资 源分配不均、服务效率有待提高、患者体验需要改善等种种挑战。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同步推进,也需要更多讨论和思考。
3 月 21 日,第九届医学家年会在京举办,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院管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以医院管理、 学科建设、医学人文为切入点,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剖析与深入解读。
梁万年 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体系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 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 院长、清华大学健康中 国研究院院长梁万年围 绕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 生健康体系的内涵、现 有体制下如何打造优质 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 体系以及当前面临的挑 战与思考三大方面展开 话题。
梁万年认为,优质高 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体 系的内涵必须是以健康 为中心,急慢分诊、上 下联动、防治结合,公 立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 力量办医应该协同发展。 其最终目的是为老百姓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 卫生健康服务。
他提出,构建优质 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 体系的关键是要实现服 务体系、服务理念、个 体服务决策、医患关系、 服务模式、支付机制、 监管考核等七方面的转 变,抓住“强体、延伸、 融合”三个关键词,强 化已有的卫生健康服务 体系,向上向下延伸, 满足多样化的健康服务 需求,同时推动医疗服 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 体系有效融合,促进卫 生健康服务体系和环保、 体育、文化、旅游、残联 等各方面实行有效融合, 使资源有效联动。
梁万年强调,高质 量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得 高质量。高质量并不是 一刀切式地要求所有医 院在技术水平上都是统 一的高标准,而是要满 足三个“符合”:第一 要符合医院自身发展的 功能定位;第二要符合 所服务区域老百姓的卫 生健康需求;第三要符 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同时,公立医院高质 量发展要促进“三转变”, 实现“三提高”。由规 模扩张型转变为内涵集 约型,提高已有资源的 有效利用率;由经验化 管理转变为科学化管理, 提高管理与发展效率; 由硬件投入为主转变为 科研投入、人才培养为 导向,全面提高医务人 员与患者满意度。 在谈到构建优质高 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体 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时, 梁万年指出,要特别注 意两点:一是要强调管 理体制的变革,要有配 套的管理体制做支撑; 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 手段,为卫生健康服务 系统赋能,不断提高优 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提高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的运行效率。
梁万年最后强调, 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 卫生健康体系的本质目 的,是尽力满足老百姓 全方位的健康需求,建 立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 最终使健康中国建设有 强大的卫生健康系统做 支撑。
蔡秀军 精细化丰富“邵医模式”内涵
创新是精细化管理 的内在要求,问题导向 是精细化管理的突破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 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 逸夫医院”)通过国际化、 精细化、智慧化、人性化、 微创化、产业化“六大 抓手”,积极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标杆医院建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 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表 示,在“精细化”层面, 邵逸夫医院致力于传统 医院管理服务模式变革, 探索并不断丰富“邵医 模式”。
蔡秀军介绍,在医疗 流程管理上,邵逸夫医 院设立“入院准备中心” 统一管理床位、立体收住 患者,进行择期患者住院 预约,术前一站式检查 和麻醉术前会诊,以实 现床位资源最高效利用, 缩短术前待床时间。
在医疗管理和服务 模式上,邵逸夫医院在国 内首推主诊医生负责制, 并根据国情发展为科主 任领导下的主诊医生负 责制;引入“医疗辅助新 角色”,在国内最早推行 呼吸治疗师、临床药师、 医师助手、口腔卫生师,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 事”,全面提升临床效 率和效果;同时在国内 最早推行高级专科护士 (APN), 以 减 少 医 生 重复工作量,降低医疗 成本。
在绩效考核上,邵逸 夫医院全面实行 RBRVS 绩效考核,根据工作岗 位和工作性质不同,建 立医师、护理、技师三 个不同绩效奖金测算系 统;引入科室“可控成 本”概念,将所有可控 成本纳入科室绩效核算; 鼓励科室进一步关注“绩 效工作量收入”,培养科 室可控成本意识,提高 服务效率、质量和效益。 “绩效考核以工作数量 + 工作技术含量 + 工作质 量为计算基准,将指标 落实到人,极大地提升 了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 积极性。” 蔡 秀 军 介 绍, 对 “内”,邵逸夫医院平 均每年开展 100 个持续质 量改进(CQI)项目,缩 短平均住院日;对“外”, 邵逸夫医院在主动承担 卫生行业规范和标准制 定工作的基础上,创新 并推广医疗政策和制度, 成为全国第一家医保移 动支付试点医院、第一 批日间手术试点医院,实 现了患者、医院、医保“三 赢”的局面。
“建院不到 30 年时 间,邵逸夫医院始终走 在国内医疗机构国际化 进程的前列,‘邵医模式’ 已成为中国医院管理行 业标杆。”蔡秀军介绍, 邵逸夫医院在全国三级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 续五年蝉联全国前 1% 的 A++ 成绩,位列全国第 九名,持续领跑“互联 网 + 医疗健康”。
巅峰对话·院管篇
在“巅峰对话·院管篇” 环节,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 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 第三医院院长徐万海,北 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朱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 门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 院长黄国英,重庆医科大 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吴昊,南昌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党委书记程学新就促 进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 加强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 设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巅峰对话·管理 / 人文篇
在“巅峰对话·管理 / 人文篇”环节,全国卫生产 业企业管理协会医护产业分 会会长李占平、复旦大学 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党 委书记张博恒、天津医科 大学总医院副院长冯靖、 厦门大学第五医院院长黄继 义、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 第一医院院长邵义明、德阳 市人民医院院长韩杨云围 绕“创新管理”与“人文 关怀”两大主线,开展讨论, 赋能医院发展。
巅峰对话·学科篇
在“巅峰对话·学科篇” 环节,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 会主委商学军、国家卫生健 康委员会艾滋病专家组组长 张福杰、贵州省医学会消化 病学分会主委庹必光、中华 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委 程雷、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 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张旻围 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 学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