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7-28 总第462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7-28 总第462期
返回上层

总第462期

发布时间:2016-07-28

新闻

标题导航

我国急性卒中患者严重院前延误

发布时间:2016-07-28来源:《医师报》作者:本版编译 苏宁宁 赵佩  阅读: 199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这是急性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一条黄金定律。然而,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江滨教授团队的一项社区卒中登记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上海、长沙和成都社区人群中,初发急性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的院前延误,仅有1/4的卒中患者能在发病2 h内到达急诊医院。(Sci Rep.7月14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在544例可以估算院前延误时间的卒中患者中,仅有1/4的患者能在发病2 h内到达急诊或医院,在403例可以精确确定院前延误时间的卒中患者中,院前延误的中位时间为4 h。另外,16.9%的患者或周围人能意识到自己符合卒中症状,18.8%的患者求助于120或999急诊医疗服务,然而在求助急诊医疗服务的患者中,高达1/3的患者未能被急诊医师识别出来。

研究显示,导致院前延误的主要因素为没有意识到是卒中、夜间发病、自己发现症状以及未昏迷。另外,症状部分改善的卒中患者院前延误时间更长。

对此,研究者呼吁,为了减少院前延误,应积极在社区强化卒中早期识别教育,并提高组织化卒中保健水平。在社区倡导“FAST”运动(面部下垂、手臂无力或瘫痪、言语困难评估,紧急求助120或999急诊医疗服务),可有效、早期识别卒中。

组织化卒中保健包括组织化的院前保健、院内治疗和出院后的随访保健。研究表明,组织化的卒中保健服务可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并明显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