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在中国上市的消息激起了业界对HPV预防的关注。HPV与宫颈癌、外阴癌、引道癌、肛门癌、口咽癌以及阴茎癌发病相关。
7月19日,美国更新了HPV疫苗指南,推荐男性亦可接种HPV疫苗,但年龄22~26岁、继往未接种或未完成接种的个体,应告知疫苗对减少患癌风险方面的效力会下降。(CA Cancer J Clin.7月19日在线版)
2007年,美国癌症学会(ACS)发布了首个HPV疫苗预防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推荐指南,其中未涉及当时新批准的9价疫苗,也未提及HPV疫苗可用于男性。新指南ACS关注了三个重要问题:接种的最晚年龄、是否有性别差异,以及9价疫苗的应用。
2016年4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提出要尽努力提高美国HPV疫苗接种率。然而即使在美国,HPV疫苗接种的意识和意愿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保健提供者对HPV疫苗接种的错误观念中,最主要的就是想当然的以为青少年父母不知道接种的价值或不想接种,或需要耐心地解释“性”的问题。但如果把HPV疫苗列入常规接种计划,那么绝大多数家长都能接受。
现有证据表明,HPV疫苗在青春期前和青春期早期的预防效力最强。因此,新指南强调所有11~12岁儿童,不分性别均行HPV疫苗免疫。接种年龄可以提前,但不能晚于13岁。
新版指南主要推荐意见
◆疫苗接种对象为所有年龄在11~12岁的儿童,不分性别,与其他传统疫苗(百白破、流脑)一起常规接种;
◆第一针接种可从9岁开始;
◆女性可接种2价、4价和9价疫苗;
◆女性可在13~26岁接种,男性可在13~21岁接种,且此前未接种或未完成3次接种;
◆22~26岁男性可考虑接种;
◆HPV疫苗应在13岁前完成接种,以增加有效率。若延迟应尽早完成;
◆超过26岁,存在男男性行为或有免疫功能缺陷且之前未接种,推荐疫苗免疫;
◆应告知22~26岁未接种或未完成接种的个体,较大年龄行HPV疫苗免疫在降低癌变风险方面作用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