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烟型骨髓瘤(SMM)目前推荐的治疗仍是随访观察或患者自愿加入临床试验。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达成新的活动性多发性骨髓瘤定义,可能会改变SMM治疗的时机,推荐SMM患者治疗成为越来越热的话题。
近日,一项来自西班牙的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与安慰剂对比治疗高危SMM的开放的、随机对照的、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联合化疗可延迟疾病进展的时间。(Lancet Oncol.7月8日在线版)
该研究将高危SMM定义为:骨髓浆细胞>10%或血单克隆IgG≥30 g/L,或IgA≥20 g/L,或尿轻链≥1 g/24 h;骨髓中表型异常浆细胞占总浆细胞95%以上;存在免疫麻痹(1~2种正常免疫球蛋白下降>25%)。3年随访结果于2013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近日,随访6年的结果发布: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能明显延长至疾病进展时间(TTP)(23个月与未达到);对照组进展为症状型骨髓瘤的比例为86%,而试验组为39%;患者进展为症状型骨髓瘤后,自接受治疗起计算二组的生存期没有差异。两组的中位生存期均没有达到(预计分别为53个月和65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Ⅰ~Ⅱ级,Ⅲ级不良反应<5%,没有发生Ⅳ级不良反应。
该研究共入组119例年龄>18岁的SMM患者,随机分到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62例)。试验组患者接受来那度胺25 mg,qd,第1~21 d;地塞米松20 mg,第1~4、12~15 d;28 d一疗程,共9疗程的治疗;之后接受来那度胺10 mg,第1~21 d,28 d一疗程;总共接受2年的治疗。
从该研究可见,针对本研究设计的高危SMM患者,采用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联合化疗可以延迟疾病进展的时间,降低死亡率且不影响疾病进展后治疗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可耐受。但需注意的是,继发第二肿瘤(SPM)试验组要高(10%与2%)。
专家点评
关于SMM的治疗,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2年来那度胺的治疗对干细胞移植的影响如何;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验证本试验结果; 如治疗,需考虑继发第二肿瘤问题。
2014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提出了超高危SMM,定义为:骨髓浆细胞≥60%,血清游离轻链比≥100,MRI发现>1处的骨损伤。其2年进展为症状型骨髓瘤的概率在80%以上,该类患者占所有SMM患者的14%。尽管此类患者无临床症状,但是其在短期内进展为症状型MM(又名活动型MM),认为该类患者需要治疗。
而西班牙研究组根据上述3项指标定义的高危的SMM,2年进展的概率为50%,其中包括超高危SMM患者。
由此不难看出,西班牙研究定义的高危患者群要大于IMWG定义的超高危MM患者群。到目前为此,我们尚不清楚针对IMWG定义的超高危MM患者接受治疗的疗效。
西班牙的研究对我们管理高危MM,特别是超高危MM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