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治疗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荷兰一项研究显示,体外受精(IVF)后卵巢刺激并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JAMA.7月20日在线版)
该研究纳入19 158例从1983-1995年开始IVF的女性(IVF组),5950例从1980-1995年开始其他生育治疗的女性(非IVF组),随访至2013年12月。随访结束时,IVF组平均年龄为53.8岁,非IVF组为55.3岁。
平均随访21.1年后发现,共发生839例浸润性乳腺癌和109例原位乳腺癌。在IVF治疗组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与普通人群和非IVF组相比差异不显著。IVF组的女性在55岁时乳腺癌的累积发生率为3.0%,非IVF组为2.9%(P=0.85)。并且乳腺癌发生率并没有因为两组的治疗时间较长而增加。
研究者指出,IVF与非IVF治疗患者相比,患乳腺癌的风险没有增加,IVF治疗的女性与一般人群相比,乳腺癌风险也没有差异。并且,在IVF治疗的女性中,患乳腺癌的长期风险也没有显著增加。
饮酒致癌有了确切证据
二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少饮酒降低部分癌症风险
近日,一项基于流行病学证据的综述指出,酒精摄入与人体口咽部、喉部、食管、肝脏、结肠、直肠、女性乳腺的癌症发病有因果关系。此外,适量饮酒对心血管病有一定保护作用的证据并不充分。(Addiction.7月21日在线版)
相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而有因果关系是指有证据表明饮酒可直接导致癌症。支持饮酒与上述癌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有:二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饮酒减少时相应的风险至少会有部分逆转。
2012年酒精导致全球约50万人死于癌症,占全球范围内癌症死亡数量的5.8%。最高风险存在于饮酒量最高的情况下,但少量至中等量饮酒者也有一定程度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