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宏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生可能与口咽中的噬菌体有关。(Schizophr Bull. 2015年2月9日在线版)
该研究纳入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3例健康受试者,患者平均病程22年。研究者用咽拭子采集患者和健康受试者DNA样本,进行宏基因组分析。结果发现,乳酸菌噬菌体phiadh基因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受试者间存在显著差异。17例(41.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NA测序结果与乳酸菌噬菌体phiadh有一或多处匹配,而健康受试者中仅1例(3.3%)匹配。
研究还发现,口咽中携带乳酸菌噬菌体phiadh与使用抗惊厥药丙戊酸钠呈显著负相关。6例服用该药物的患者均不携带乳酸菌噬菌体phiadh,而17例未使用者病毒检测则均呈阳性。
研究者虽然尚不清楚乳酸菌噬菌体phiadh如何增加共病风险的作用机制,但“最可能的原因”是,噬菌体宿主菌(加氏乳杆菌)的改变影响了宿主个体的免疫系统。很多研究均曾提示,精神疾病常伴有免疫激活。
若该结果得到进一步证实,或可促进有关噬菌体修饰及防治精神分裂症干预措施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