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肝脏体积和血流减少,以及肝脏内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老年人肝脏的药物清除率降低;此外,老年人合并症较多,多重用药很常见。因此,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至少是年轻人的2倍。研究显示,成人肝病中药物性肝损害(DILI)约占10%,其中,40%以上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消化科王炳元教授在首届全国老年消化疾病论坛上介绍了老年人DILI的现状、特征及诊治进展,呼吁临床给老年患者处方药物时关注老年人DILI问题。
老年患者合并用药、不当用药常见 更易引发药物性肝损害
王教授介绍,数据表明,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不仅会使用更多数量的药物,也更容易被不当使用药物,只是处方药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12%。国外研究显示,镇痛药是社区老年人最常用的高危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毒品(如盐酸哌替啶)、三环类抗抑郁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非麻醉性镇痛药、肌肉松弛剂和苯类。
2010年妇女健康和衰老研究报道,59.5%的女性使用5种以上药物,11.8%使用10种或以上。合并用药的患者存在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该研究显示,74%中老年女性存在中度高危药物的相互作用,其中63%涉及非甾体类抗炎药。
王教授2010年发表的一项关于引起我国DILI常见药物分析纳入197篇文献,涉及病例数为11 643人次。结果显示,导致重症DILI常见药物中,近2/3为中草药、抗结核药物和抗菌药,其中,中草药占据了近1/3,包括治疗病毒性肝病、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肥胖等疾病的中草药和偏方;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和抗甲状腺药物也是引起重症DILI不可忽视的因素。
轻度患者停药后可恢复 重度患者需保肝治疗
王教授表示,诊断DILI时,应详细询问药物暴露史,包括服用药物起止日期、剂量等,符合DILI诊断基本条件(图1)者可作出初步诊断,符合参考条件(图2)中任何2项者可确诊。DILI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1~5级,分别为轻、中、重度肝损伤,急性肝衰竭和致命。
DILI基本治疗原则为即使停用肝损害药物,尽量避免再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权衡停药致原发病进展和继续用药致肝损伤加重的风险;根据DILI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抗炎保肝和利胆药物;重度肝损伤或急性肝衰竭等重症患者必要时可考虑紧急肝移植。
王教授表示,轻度DILI患者在停药后多可于短期内迅速康复;重度患者除停用肝损伤药物外应卧床休息,补充体液和能量,给予合理的对症支持治疗,并适当应用具有解毒和抗炎保肝作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