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12-17 总第43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12-17 总第434期
返回上层

总第434期

发布时间:2015-12-17

中西医结合

标题导航

中西医结合“双心”康复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发布时间:2015-12-17来源:《医师报》作者:王一波  阅读: 50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1997年,北京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年会提出,人类已经进入“心理精神疾病时代”。这不仅要求临床医务人员要重视患者的躯体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

继“双心”医学提出以后,诸多同仁们在医疗实践中尊重个体的感受,寻找多样的方法改善预后,提高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

情志之伤 从心而发

对于中国传统理念来说,心脏和心理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心藏脉,脉舍神”“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祖国医学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能够感受到精神调摄“双心”康复的理念。

不管是传统还是现实,历史都赋予我们必须承担起“双心”康复的这一使命。

每一次医患接触都具心理治疗意义

作为心内科医生,虽不能像专科一样为患者做系统的心理治疗,但从临床实践来看,医患的每一次接触都具有广泛的心理治疗意义。

临床医生通过结合个体的领悟力、生活事件、个性等,必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治疗方法,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必然激发自己对“双心”康复机制进行探讨的动力。

同时,“双心”康复的思路和构想的支持,必将给心脏康复患者带来异乎寻常的利益,同时这一研究前景是广阔的,我们也会从中得到巨大的满足。

因此,我们将从整体医学、医生责任以及人文关怀角度来审视我们应该承担起的这份历史使命,开辟心脏康复工作的新航路,从有效的治疗中体会更多的成就感,从而走向更愿意关注心脏康复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的良性循环。

心脏康复专委会综合科学人文实践

在社会各界关注心脏康复事业的力量积极推动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脏康复专家委员会成立。

该委员会旨在研究和阐释医学实践目的和价值,寻求对生命的科学理解和对个体的人文理解的综合。多学科的交互融合,发挥专家们在相应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学识,加强相关学术经验的完满交流,积极参与、全程关怀,立足于中西医结合,开展我国心脏康复实践。

“双心”康复独占优势

“双心”康复作为“心脏整体康复体系”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对相应的人群进行必要、恰当的识别和干预。

相较于国外,我国在中医药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因此应用中西医结合这一本土视角来促进心脏康复和心理治疗的整合,通过重新理解和利用祖国医学中有效的整体性疗法,以改善心脏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家庭带去希望,为社会带去正能量,实现心血管和精神心理的“双心”康复。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