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3-17 总第444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3-17 总第444期
返回上层

总第444期

发布时间:2016-03-17

肿瘤

标题导航

早期肝癌立体定向放疗地位逐步明确

发布时间:2016-03-17来源:《医师报》作者:陈一兴 曾昭冲  阅读: 532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经典案例

患者,男,75岁。诊断为肝右叶肝癌,肿瘤直径约2 cm,因肿瘤靠近膈顶部和腔静脉心房入口处,不宜手术和射频消融,从外院转至笔者科室行立体定向放疗。2013年4月起开始治疗,剂量50 Gy/5Fx,放疗后随访,肿瘤在6个月左右完全缓解,甲胎蛋白也从放疗前的860 μg/L降至正常水平。

blob.png

对于早期肝癌,手术一直是金标准,但仍有部分患者或肿瘤的位置,或存在内科疾病无法手术。对于这部分患者,射频消融(RFA)也许是首选。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立体定向放疗(SBRT)则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但缺乏两者间疗效的对比。

2016年2月,在JCO上发表一项关于射频消融和SBRT对肝癌疗效的比较研究,共有224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入组,绝大部分患者肿瘤直径<5 cm,其中161例接受射频消融,63例接受立体定向放疗,其中接受SBRT的往往是那些超声无法显示,肿瘤靠近血管或肠管,或射频消融失败的患者。结果显示,接受射频消融和立体定向放疗者的1、2年局部无进展率分别为83.6%、80.2%和97.4%、83.8%,1、2年总生存率比较分别是70%、53%和74%、46%,均无显著差别。进一步分析,对于直径<2 cm的,射频消融和SBRT,两者局部控制率无显著差异。但是对于直径>2 cm的肿瘤,SBRT的局部控制率明显好于射频消融。此外,对于SBRT,如采用精确的图像引导技术,则治疗效果更好,放疗毒性反应轻微。

以上结果表明,对于那些无法手术的早期肝癌患者,SBRT同样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手段,特别是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SBRT更有优势。当然,期待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此外,对于射频消融和SBRT,如何细化具体的患者选择,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个体化治疗,体现精准医学研究方向,则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