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协调教育部恢复儿科本科专业招生,乃契合现实的需要,但儿科缺少的决不仅仅是“本科医生”。这需要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度变革。
在医院里,儿科医生是收入最低人群。因为按照医院的绩效考核标准,绩效工资体现在总体医疗收入上,而小儿科的收入无疑最低。如果儿科医生始终处于“医生食物链”的最低层,即使所有学校都恢复“本科医生”培养,也很难吸引医学生投身儿科。仅有一纸“本科毕业证书”,却不提高儿科医生的身份、地位与收入,问题仍无法解决。
同时,这也牵涉到安全与责任问题。儿科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因为儿科是“哑科”,患儿基本不能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问题,这无疑给儿科医生的诊断增加了难度,也提高了隐患发生的系数。而相关部门可以针对此,引进商业保险模式,打消儿科医生顾虑,为儿科医生分解不必要的担忧。
重新启动儿科医生的本科教育是需要的。但是,解决儿科的问题却不能仅仅指望一本“本科学历”。儿科缺少的不仅是“本科医生”,还有他们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