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惠)3月21日,《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在京成立。这是1000多份医学杂志中,与医学人文真正相关的弥足珍贵的杂志。“填补了国内医学人文杂志的空白。”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说。
什么样的医生是好医生?医生、患者之间应是怎么样的关系?理想的执业环境是怎样的?患者如何正确的面对生与死?患者如何正确的理解医院、医生的工作?医院是人生的终点,还是人生的加油站?这些问题都将是《中国医学人文》杂志涉及并要讨论的问题。
“三分是治疗,七分是抚慰”。该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王德主任在发言中指出,医生的知识架构至少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是医疗知识和技能,第二是医学人文知识和素养,而这是当好医生的基础和前提。
编委之一、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马信龙表示,杂志弥补了医学教育的不足,让医生知道,除了技术,沟通与交流同样重要。
而北京友谊医院辛有清教授则认为,医学与生命相关,与科学相关,崇尚生命无科学,医学则是虚无的;崇尚科学无生命,医学必将走向死亡。人文让两个极端走向平衡,希望杂志在生命观和理念上能够引领公众,让公众知道生命是什么,推动医患走向共融,使医学回归人文。
编委们还就杂志定位、内容、受众、传播形式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杂志总编辑,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最后强调,第一,要把杂志办成有生命的杂志:文字文学是有生命的,医学人文也是有生命的。第二,把杂志办成有温度的杂志:让医生、患者和社会能感受到杂志的温度,文章读起来沁人心脾、如沐春风,能感染医生和患者。第三,把杂志办成有力量的杂志:杂志要充满正能量、鼓舞人心、充满关爱,关爱医生和患者。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医学人文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共计1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