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天坛会)大会主席,王拥军把走过十五年的天坛会形容为“正像一个人成长到翩翩少年的时候”。3月22日,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5年学术启动会在京召开,王拥军强调,一方面天坛会经过15年的成长,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厚的学术底蕴,且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另一方面,2015年1月18日,中国卒中学会在京成立,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级脑血管疾病学术组织成立,今年天坛会与中国卒中学会首届年会合并召开将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继续传承一贯的天坛会精神。来自全国各地的神经病学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共聚一堂,对2015年天坛会议献计献策。据悉,会议将于6月26日-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会议主题
创新驱动发展 发展围绕创新
本届亮点
★中国卒中奖评选
终生成就奖(资深老前辈)
杰出贡献奖(国际影响力的华人科学家)
研究创新奖(2014年国际发表的最佳论文)
★启动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
★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AHA/ASA)专场
★国际卒中组织(WSO)合作专场
★世界舞台的中国力量
年鉴发行仪式
卒中青年科学家奖
★临床研究相关论文
CSRN临床研究方法培训
卒中“好声音”—中国研究
★卒中医疗质量评价与改进项目
中国医疗质量控制策略
金桥工作项目研究进展
★重点论坛推介
眩晕、脑血管病介入、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卒中危险因素预防与控制、卒中影像、脑血管病影像:从血管腔到血管壁、隐匿性/心源性卒中、神经血管超声、脑小血管病、脑血管病指南与规范、脑出血、卒中重症医学、叩诊锤论坛等
★CAPTAIN学院精品课堂
2015卒中规范化治治疗 领航者工程
★2015 TISC摄影大赛
★2015 TISC新闻现场
创新与发展 紧扣时代
“2015年,我们处在怎样的科技发展时代?我们到底要召开什么样的会议?”刚刚召开完的两会上, 总书记强调的“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围绕创新”让王拥军有所启迪。
习总书记说,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这一定是我们今年会议的主题!今年天坛会依然要突出中国自己的特色研究,体现科技领先,以科学研究来推动整个学术发展。”王拥军非常坚定。
王拥军还提到,今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再次颁布中国科技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习总书记对中国科技有两点非常重要的评价:一是中国的科技投入虽然不少,但没有根本解决国计民生重大问题;二是中国科技体制存在着设计的碎片化和管理的不系统。在今年天坛会开幕时,中国科技体制正好进入真正改革时。王拥军还透露,国家将启动重点研发计划,心脑血管病是国家首批重点研发计划。另外,对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现在改成激励与人才专项。
“按照科技部和国家卫计委部署疾病防治在“十三五”的总体目标,今年天坛会要跟进四大重要战略。”王拥军表示,第一是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在2016年正式形成;第二是临床转化效率显著提升,天坛会近年重在落实临床指南,这是提升临床转化效率的重要举措;第三要开发更为经济的医疗方式,即省钱的医疗;第四是基层医疗水平明显增强。
“大背景下,这些都是机遇。天坛会已做好准备,紧跟国家“十三五”和2030年目标,推进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在脑血管病上的整个投入。” 王拥军对此充满信心。
精准医疗 时代来临
1月20号,奥巴马总统在美国国会提出启动美国精准医疗计划,旨在美国治愈癌症和糖尿病的道路上迈出一步,这项计划使民众有更为健康的途径,能够使未来治疗更具有个性化。
“为什么要把精准医疗提升到如此高度?”王拥军解释,2月份习总书记批示科技部和国家卫计委,要求国家成立中国精准医学战略专家组。3月11日,在科技部召开了国家第一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讨论了国家将对精准医疗加大资金投入,说明精准医疗时代即将到来。
精准医学时代的脑血管病医疗包括组学驱动的卒中医疗、生理窗指导下的急性期治疗、脑血管支架:解剖决策/生理决策、脑血管病精准医疗等。
王拥军强调,制定中国脑血管病精准医疗路线图势在必行,因为我国最重要的疾病仍为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一定要做心脑血管病精准医疗。
智慧医疗 势不可挡
王拥军毫不掩饰期待:“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慧医疗无法阻挡。”如通过远程卒中医疗,开展筛查、随访,实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远程救治;基于可穿戴设备来进行卒中预防;以及依靠计算机进行辅助临床决策;大数据驱动的临床决策、移动卒中单元等。
今年天坛会上,将设立脑血管病智慧医疗论坛。王拥军也表示,实现智慧医疗意义重大,但目前我国各大医院的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因此要实现智慧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目前我国许多临床医生对智慧医疗参与度不够,是发展智慧医疗的一个瓶颈。
血管介入 急性卒中治疗变革
今年最热的临床话题即血管再灌注治疗,2月份刚刚召开的美国卒中年会上的四项研究就是围绕于此。如MR CLEAN、ESCAPE、EXTEND-IA、SWIFT PRIME、EAST研究等。
王拥军表示,近日《柳叶刀》杂志专门刊出卒中医疗专题,而且专门用了“革命”一词,这充分说明了未来介入医疗在急症期时代到来了,今年天坛会将用很大的篇幅诠释这个热点。目前四大研究的领衔人均已经邀请,如顺利将悉数来到天坛会,和国内医生充分交流沟通。
王拥军还希望介入分会制定出中国卒中学会的声明立场,天坛会时正式公布,表示学会积极去推动我国的这个急性期机械血栓开通的立场与举措。
卒中中心 联盟与认证并行
会上将介绍国际卒中认证体系,包括美国和北欧的三个体系。会议前,王拥军领衔的专家组已经讨论并通过中国卒中中心标准指南,从而推动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的项目。“我们将在全国选4~6家示范医院在会上进行展示,介绍标准的卒中中心是如何创建的,为之后其他卒中中心建设起到样板作用。”王拥军已经规划。
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是什么组织?王拥军介绍,基于3月7号,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文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通知强调了四个方面:第一就是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第二是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相关专业的医疗服务能力;第三着重强调了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的救治质量,在省级卫计委的行政部门要发挥各级的专业作用,逐步形成规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诊疗模式;第四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公众健康教育,也通过了一个区域协同救治计划的方案。
王拥军介绍,源于此,中国卒中学会成立了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旨在以规范化的治疗为核心,最终建立一个卒中救治的全面标准化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