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发改委15日通报称,该委向20家医疗机构开出行政处罚告知书,对相关违法收费行为进行处罚,处罚金额合计1079万元。广东省发改委在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主要存在擅自自立项目收费、提高标准收费、分解项目收费、扩大范围收费等违法收费问题。
16日上午,广东省卫生计生委要求20家涉事医疗机构根据检查反映的问题,逐一抓好落实整改,对于多收费用要抓紧退还,无法退还的按规定上缴。广东卫计委还向全省医疗机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收费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7月30日前严格按规定完成自查整改工作。(据6月16日新华网报道)
处罚通知新闻稿里仅提到两家医院的大名,其他的则以“部分医院”、“有的医院”代之。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的名字都点了,难道要为另外18家保密?被处罚的这20家医疗机构,想必不会把发改委的处罚通知公开贴出来。那么,谁来通知那些曾经被多收费用的患者回医院领钱呢?如果医疗机构确实存在乱收费的情况,监管部门就没必要帮忙遮掩了。
——红网
相对于“万众瞩目”的药品价格,医疗服务收费更具专业性,医院与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乱收费现象可能更加隐蔽。此次被曝光的乱收费问题,如超声检查被分解成多种检查收费等违规行为,专业性极强。对非医学专业的普通市民来说,即便看到了诊疗清单也很难发现医院的“猫腻”,要不是有关部门及时曝光,可能至今很多花了冤枉钱的市民仍然蒙在鼓里。
——广州日报
监管部门通报违规医院有理有据,打击了乱收费气焰。但不得不反思的是,这么多医院存在违规行为,监管部门有没有责任?制度的漏洞该如何修补?这种责任又该怎样追究呢?
——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