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4-06-19 总第361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4-06-19 总第361期
返回上层

总第361期

发布时间:2014-06-19

循环

标题导航

中国声音

发布时间:2014-06-19来源:《医师报》作者:本版责编:苏明  阅读: 1960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厄他培南可作为我国 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疗选择

糖尿病足感染是全球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评估亚洲人群糖尿病足感染抗生素治疗方案的随机研究较少。解放军第306医院许樟荣教授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厄他培南可作为中国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治疗选择,其疗效和安全性均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相当。

此项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研究,共纳入565例中至重度糖尿病足感染、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的成年糖尿病患者,随机给予厄他培南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至少5 d。抗生素静脉注射治疗后,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最长给药23 d。结果显示, 厄他培南组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5% 与16.0%,不良事件导致停药的发生率分别为4.0% 与5.8%,且两组安全性相似。

 因此厄他培南治疗我国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不劣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一个临床治疗选择。



blob.png


初诊2型糖尿病  应早期行β细胞保护治疗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等完成的CONFIDENCE研究发现,早期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艾塞那肽、胰岛素和吡格列酮三种具有β细胞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治疗,不仅能改善糖控制和心血管危险因素,也可防止β细胞功能恶化,其中艾塞那肽带来的获益最大。

该研究共纳入全国25家大学附属医院的41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至艾塞那肽、胰岛素或吡格列酮治疗。

在48周时,经3种药物治疗后,其HbA1c水平、急性胰岛素反应和空腹胰岛素原/胰岛素均较基线有显著改善,其中艾塞那肽组改善幅度最大,且艾塞那肽组体重、血压和血脂改善幅度也最大。

本研究显示,这三种药物均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其中艾塞那肽的获益最大。三种治疗均能使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这提示,临床早期开始胰岛β细胞保护治疗或可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中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