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远房亲戚叶先生找到我。就在半年前,我们在一次聚会上见面时,我发现他用一双充满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好几次想要对我开口说话却欲言又止。我知悉他脑海里一定有很多疑问,所以,我决定约见他。
他来到我的门诊时,我表示若有什么事情就尽量说出来,但他还是欲言又止。虽然嘴里说没事,但心里却明摆着累积了一大堆问号。“我是医生,面对健康问题不必忌讳,也不用在我面前感到尴尬。”我尽量说服他说出困惑。
就在他站起身来要拉开门把走出门诊部的时候,有几秒钟的时间,他像被定格在那,然后才缓缓地说了个“有”字。接着,他坐回我面前的椅子上,道出自己的苦恼。
原来,他每天晚上都会上厕所5~6次。本来不觉得夜尿多是什么问题,但半年前聚会时听了我的“医学知识普及”后,他才发现夜尿多很可能是癌症的征兆,于是心里开始恐慌不已。
我安慰他说:“有问题就要面对,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这安慰话却像一根锐针刺痛他的心,他愣了一会儿后便想离开。可我坚持要为他检查摄护腺特异性抗原值。检验后的数字显示偏高并不代表他一定罹患前列腺癌,摄护腺特异性抗原值偏高,只代表“有可能”而已。但这可能性已经足以让他担忧不已。我又建议他进行活检,结果报告显示他不是癌症患者。终于,他松了一口气。
然而,世事无绝对,我们只能谨慎照顾自己的健康而已。于是,我对他实话实说,请他必须经常做摄护腺特异性抗原值检查,万一指数升高就要继续进行活检。离开前,我还开了两种药给他。
我一直不知道验血、活检和吃药已经成为他心理的负担。他一直没把担忧告诉我,却一直逃避我。就在前日,我从验血报告中发觉他没有持续服药。于是,我开始向他询问原因。
叶先生解感叹道:“我今年57岁,这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孙子两岁,很快儿媳妇就要生第二胎了。身边的人也很敬爱我,我觉得这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刻。可是,这6个月来我坐立不安,也寝食难安,甚至很后悔当初把自己的状况告诉你,以致我一直活在担心自己罹患癌症的恐慌中。”
当时,他很想知道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却对压力感到无能为力。我能明白他矛盾的心情:一来想厘清自己的健康状况,二来却想什么也不知道,只想活在快乐的当下。万一健康有问题的话,到时再烦好过早早担忧。因此,知道或不知道,对他来说都是两难。
站在医生的角度,预防绝对胜于治疗,所以劝勉对方吃药、验血也是预防措施,可是却也让没有心理准备的人活得战战兢兢。后来,他反问我:“如果是你,你想知道结果吗?”
摆脱了专业医生的角色,这问题的确考倒我了。但是,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做为一名内科医师,是不是也该学点心理学知识?在医病的同时,也让患者摆脱心理阴影呢?看来,是该在这方面下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