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是指医务人员在诊断、 治疗和预防疾病过程中,针对具体的 病因采取适宜的药物,确保用药剂量、 疗程的规范性,通过合适的给药途径 用药,从而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 病的效果,并保护患者不受或少受药 物引起的损害。绝对合理用药是很难 实现的,目前临床所指的合理用药是 相对的,主要包括安全、有效、经济、 适当四个原则。
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延误疾病治疗 用药不符合疾病诊 断、用药剂量不足或超量、用药时间不 合理、联合用药不科学等不合理用药行 为的发生,都会直接影响到药物使用的 有效性与安全性,轻则影响药物的治疗 效果,延误治疗,重则引起多种药物不 良反应,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浪费医药资源 不合理不但会增加患 者经济负担,还会导致医院成本升高,尤 其是在 DRG 支付模式改革背景下,影响医 院经济效益,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引起医疗事故 不合理用药可能导 致药源性疾病,从而引起医疗事故,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各种 不良结局的发生。
合理用药的原则
明确诊断、明确用药目的 明确诊 断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前提,需要完善临 床检查,明确患者具体的病因以及疾病 严重程度,从而确定用药目的,合理制 定用药方案,明确用药时间、用药剂量、 用药途径。虽然在明确诊断之前,可以 对症干预,但不能因为用药而妨碍疾病 的进一步诊断。
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 虽然目前临 床对于许多疾病都制定了统一用药方 案,但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因此 需要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 学等特点,分析可能影响用药效果的 相关因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 定用药剂量、时间、途径,对于需要 联合用药的患者,需要注意药物配伍 是否适宜,避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在用药期间, 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判 断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适当 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可以采取新的 药物。例如结核病患者一线治疗药物 为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 氟喹诺酮类等药物,但随着结核分枝 杆菌耐药性的升高,采用一线抗结核 药物的效果不理想时,可以加入一些 二线治疗药物,从而强化疗效。
用药需要少而精 任何药物都有两 面性,既有治疗作用,又会引起不良 反应。同时基础病较多的患者,可能 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也 比较复杂,可能提高临床疗效,也可 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对于药物 的敏感性也不同,因此在临床用药时, 需要秉持“能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 的原则,争取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 期的治疗效果,从而减少药物对于患 者健康的影响。
如何确保用药安全
对于医生来说,医生开具药方的 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到用药安全,因 此需要医生多学习药学知识,尤其是 药物成分、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 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 的知识,从而减少不合理处方。
对于药师来说,审核处方是重要 工作内容,需要加强处方审核与指导, 及时发现不合理处方,及时与医生进 行沟通;同时也要做好药学服务,为 患者详细讲解正确的用法用量、注意 事项,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要 耐心解答患者提问,并将用药方法打 印出来,方便患者查看。
对于护士来说,作为给药操作的 实施者,需要重视药物溶媒选择是否适 宜,配药时要检查有无配伍禁忌,并且 在输注药物时,注意查看药物中有没有 细小沉淀,警惕各种风险的发生。
对于患者来说,一定要了解到合 理用药的重要性,严格遵照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