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3-11-02 总第811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23-11-02 总第811期
返回上层

总第811期

科普

标题导航

心律失常的危害及预防

发布时间:2023-11-02来源:《医师报》作者:广东省徐闻县人民医院 黎燕锋  阅读: 6408  【发表证书】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传导异常引起的心 率或心律改变,是心血管常见疾病之一。根 据起源、发生部位、发生机制以及频率可以 分为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 界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各种类型综 合征如预激综合征、病窦综合征等。

                                        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原 因和病理性原因。

    生理性原因 运动、情绪波动、进食、 体位改变、睡眠、吸烟、饮酒或喝咖啡、温 度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病理性因素 ①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 梗死;②内分泌疾病,常见的有甲状腺功能 亢进症、垂体功能减退症等;③糖尿病、恶 性肿瘤引起的代谢异常;④临床治疗中的一 些药物,包括洋地黄类、扩张血管药物、抗 精神病药物等;⑤有机物中毒、食物中毒; ⑥电解质紊乱,例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 ⑦麻醉、手术或心血管造影检查;⑧中暑、 电击等,都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心律失常的危害

    心律失常的危害主要与其性质、类型有 关,一些轻度的心律失常,例如窦性心律不 齐、偶发性房性期前收缩、一过性房室传导 阻滞通常无明显影响,患者也不会出现明显 的症状,不容易被发现。而一些比较严重的 心律失常,对于人体危害有着较大的影响, 例如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持续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 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等症状,严重时 甚至会诱发晕厥、血管栓塞、猝死等情况, 具有较高的危害。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大都会导致冠脉血 流量减少,虽然很少会引起心肌缺血,但是 对于存在冠心病的患者来说,无论是哪种类 型的心律失常,都可能加重心肌缺血,从而 诱发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 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心律失 常还会对脑血流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脑 血管无异常的人群来说,心律失常引起的影 响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是对于脑血管疾病 患者来说,例如脑梗死患者来说,心律失常 引起的脑血流量减少,可能会导致脑供血不 足,诱发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甚至出现 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脑损伤症状。心 律失常的发生,也会导致肾脏血流量出现不 同程度的减少,可能引起少尿、蛋白尿、氮 质血症等症状。快速心律失常发生时,还会 导致肠系膜血流量减少,引起肠系膜血管痉 挛,引起一些消化道症状,例如腹胀、腹痛、 腹泻等症状,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

                                 心律失常的预防措施

     心律失常多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引起,而 心脏病的发生原因复杂,目前无明确的能够彻 底预防的措施,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因此通 常是通过各种日常干预措施,减少后天性心脏 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①现代许多年轻人由于经常熬夜,猝死 率明显升高,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少熬夜,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    

      ②运动不足会引起较多的健康问题, 尤其是超重肥胖,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的 发生率。因此我们需要注意适当运动。成年 人每周至少进行 150 min 的中等强度身体运 动,例如 HIT 运动、拳击等。老年人群则可 以以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例如八段 锦、太极拳等运动。

      ③饮食不当可能导致糖尿病、高脂血症、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需要注意均衡饮食, 避开高糖、高盐、高脂食物,多吃粗粮、新鲜水果。

      ④抽烟饮酒是许多疾病的高危因素,对于 有抽烟饮酒习惯的人群,一定要尽早戒烟戒酒。 

      ⑤保持心态平和,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 气,主动与亲朋好友交流。

      ⑥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及时治疗,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科普11月2日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