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球麻痹疾病作为一种因运动皮质 及其发出的皮质脑干束发生病损所造成的 脑血管疾病,可进一步导致中枢性瘫痪的发 生。此疾病以舌、软腭、咽喉、颜面和咀嚼 肌的中枢性瘫痪作为典型症状,应用针灸治 疗可以有效发挥操作简便、不适感小和安全 性高的治疗优势,发挥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 效果,为随后临床改善老年人“三大困难” 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三大困难”
言语困难 本质上属于构音障碍,表现 为语音模糊为典型症状,是以口唇、舌、软 腭和咽喉的运动麻痹和肌张力亢进导致形 成的。
发声困难 代表患者个人特色的声音消 失,声音表现为单调、低哑和粗钝等特点, 或者表现为相反症状。
进食困难 如食物已进入咽腔后仍可以 顺利吞咽。
针灸的治疗措施
颈部取穴 廉泉、夹廉泉、人迎。针刺 操作方法:廉泉:选用合谷刺法对舌根进行 0.5~1.8寸针刺,随后向左右各刺入约1.8寸, 以局部得气为宜。夹廉泉:与廉泉相距 0.5寸, 针尖向喉结方向针刺约 1.5 寸,以局部酸胀 感为宜。上述三个学位均得气后施平补平泻。 人迎:喉结尖旁开 1.5 寸,颈总动脉内侧缘 直刺约 1.5 寸,以局部窒息样针感为宜。
电针手术 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作 用于双侧夹廉泉穴位,以患者耐受为度。 廉泉、人迎穴的针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 吞咽和构音功能。
项部取穴 风府、风池、哑门、百劳。 针灸操作方法:风府:以 1.0~1.2 英寸针尖 朝喉结方向;风池:针尖略向内下刺入哑门 针尖慢慢刺入下颌,刺入分别为 1~1.5英寸、 0.5~1 寸;百劳:直刺 1.2 寸。上述穴位均 以局部酸胀为宜。电针操作:电针治疗仪采 用疏密波作用于双侧风池穴位,以患者耐受 为度。穴位注射:注射风池和哑门穴位,利 用 5 ml 注射器提取维生素 B 族药液,应用 7 号长针头针刺每个穴位。(注:风府、哑门 不宜过深向上斜刺,避免深延髓损害情况的 发生。)
其他部位取穴 咽后壁、金津、玉液。 针灸操作方法:咽后壁:引导患者张嘴并用 压舌板向后推下舌体,用 3~4 寸芒针对悬 雍垂两侧咽后壁进行点刺,每侧 3~5 针, 少量出血并不留针。金津玉液:引导患者自 然伸出舌头或用纱布固定舌头,对舌头穴位 进行常规消毒,用毫针刺少量出血并不留针。 (注:点刺后需维持低头,预防因血液回流 气管导致呼吸道堵塞问题的出现。咽后壁、 金津、玉液穴可以有效改善构音功能。)
循经远端取穴 列缺与照海,通里与内 关,丰隆与三阴交,合谷与太冲。针灸操作 方法:上述穴位常规针灸,平补平泻。电针 手术:利用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作用于丰 隆与三阴交、合谷与太冲,以患者耐受为适 宜度。针灸治疗严格遵循经远端取穴进行配 伍的原则,可以有效相互协调各个穴位,疗 效显著。
辨证取穴 太冲、太溪,丰隆、中湾, 三里、三阴交和太溪、肾俞分别用于肝阳上 亢型、风痰阻络和瘀血阻窍、肾精不足患者。 针刺操作方法:严格遵循“虚则补之,实则 泻之”的基本原则应用插捻转泻法作用于太 冲、丰隆、三阴交和足三里、太溪等穴位。 电针操作:利用电针治疗仪采用疏密波作用 于上述多个穴位,以患者耐受为度。
针灸的治疗效果
从西医角度出发,临床上并未发现治疗 假性球麻痹的有效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实施 对症处理和制定高营养饮食方案,在此过程中 适量使用血管扩张药、神经细胞营养药等。
从中医角度出发,以假性球麻痹为代 表的脑血管疾病的效果显著,部分患者接受 极少次数针灸治疗后马上产生效果。临床上 是以针刺靠近的部位取穴和神经刺激点,能 够重新建立被破坏的神经反射弧,进一步恢 复病变神经组织的正常功能。
与此同时,为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对 双侧风池、翳明穴位进行针刺,选用廉泉、 金津玉液,伴有面瘫可加地仓等针刺可以对 管理吞咽和发音的肌肉进行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