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3-24 总第44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3-24 总第445期
返回上层

总第445期

发布时间:2016-03-24

中西医结合

标题导航

中医院急性心梗救治 与胸痛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2016-03-24来源:《医师报》作者:郭力恒 吴广平 周袁申 张敏州  阅读: 485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中医救治急性胸痛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通过病证结合、益气活血等方法,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功能、调节凝血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现代医学的良好补充。然而,中医院整体上对于急性胸痛的敏感度、流程管理,还有待完善。部分医院对反复胸痛患者,不检查,不会诊,一味的“辨证论治”,存在医疗风险。

中医院需要现代医学技术手段进行辅助诊断。辨证要以辨病为基础。胃炎和不典型心梗,起病症状可能类似,但治疗和预后相差甚大。介入技术明确血管情况,为进一步的中西医治疗提供了依据。

中医院需要现代医学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治疗。开通闭塞狭窄病变,无疑是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但介入具有风险和副作用,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通过中西医结合,吸收现代技术,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可以让患者得到最佳的诊疗方案。闭塞狭窄病变导致血流受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验证和深化了中医理论。

中医院需要胸痛中心优化流程,规避风险。高危胸痛的快速诊断和治疗是急诊和相关专科处理的难点,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发领域。为改善胸痛患者诊疗流程,在中医院开展胸痛中心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心血管的救治观念和水平,也对医院相关学科和整体医疗水平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1998年,广东省中医院在全国中医院中最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 2010年又成立了胸痛中心。这是广东省首家胸痛中心,也是全国中医院的首家胸痛中心。胸痛中心通过制度保障、流程优化,将介入与中医药有机结合,减少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控制医疗费用,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大众健康的普及,医疗法规的完善,对急性心梗的诊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中医院急性胸痛诊疗水平,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不仅是医疗问题,也是关系中医药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问题。中医院应该多学科合作,积极配合,建设胸痛中心,发挥中医方面的优势,与西医治疗互相结合,使患者得到最佳的诊疗方案。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