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3-24 总第44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3-24 总第445期
返回上层

总第445期

发布时间:2016-03-24

中西医结合

标题导航

加载中医药干预ACS

发布时间:2016-03-24来源:《医师报》作者: 毛静远  阅读: 504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患者中,半数是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所致。尽管采取多种药物、冠脉介入及搭桥术等治疗手段,ACS患者的预后仍需进一步改善。在此背景下,中医药被广泛地加载应用于ACS治疗,相关临床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不断拓展,研究的数量、质量和水平均不断提高,相关理论认识不断深入,临床疗效也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


ACS中医证候特征

目前多认为ACS属中医“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基于文献回顾、专家调查及临床流调的研究显示:ACS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以气虚多见,标实以血瘀多见,痰浊证明显增多;气虚血瘀、气虚痰瘀、痰瘀互结证成为当代ACS的主要病机;不同ACS类型的中医证候各具特点,中医药干预会影响ACS的证候演变。


ACS中医治疗原则

中医药干预ACS多是基于“病证结合”的“辨证论治”,治疗多以益气活血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辨证加用化痰、清热、理气、通络、温阳、滋阴之品等。


ACS中医药治疗优势

系列的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显示,加载中药治疗ACS安全、有效,且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预后。治疗药物涵盖了不同类型制剂如血栓通、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等口服中成药,血府逐瘀汤等中药汤剂,丹红注射液、血塞通、疏血通、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静脉制剂,川芎嗪、丹酚酸B等中药成分等。同时,这些研究也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医药干预ACS的潜在优势。

blob.png

近年来,加载中医药干预ACS的研究成果开始发表在国际杂志上,同时,相关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也在不断发布,体现了研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下一步,还需在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获得更加可靠的临床证据。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