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03-24 总第44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03-24 总第445期
返回上层

总第445期

发布时间:2016-03-24

时评

标题导航

医生集团大繁荣 福兮祸兮?

发布时间:2016-03-24来源:《医师报》作者:廖新波  阅读: 556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新闻背景:日前,中国内地首张“医生集团”工商营业执照在深圳诞生。“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医疗有限公司”落户深圳,标志着“医生集团”作为一种新执业模式出现,医生有了新的执业方式。3月15日,“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医疗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卫生计生委主持下,在罗湖区人民医院举行新闻发布会。


供给侧改革不是将医生“圈养”起来

▲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 廖新波

医生多点执业是一项国策,目的就是通过市场的作用使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起来。“医生集团医疗有限公司”是医生多点执业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根据市场需求对医生资源进行有序安排的举措。即通过市场使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分级诊疗。这比多年来政府“鼓励”和“帮扶”基层来得更自然一些,也让医生们更愿意下沉到基层,甚至留在基层。

这种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做法,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医疗市场化,因为即使是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也需遵循市场法则向市场购买,而非垄断。

此项改革将推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的改革,使医院为医生提供平台,而非将医生“圈养”起来,更不是把患者虹吸到大医院。此项改革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生的积极性。

我不赞成无序的市场化,即便是美国的市场化,政府也需行使应有的责任。因此,医疗制度要使医生热爱事业,对事业忠诚,更要使医生的价值得到合理地体现。

我非常希望深圳进一步突破观念,在医疗服务供给侧方面,从支付制度、医疗行政管理和机构准入上再做出一些引领全国的新突破。我也相信,医生集团医疗有限公司营业牌照的突破,会激活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和医疗健康产业整个生态圈,并通过政策创新驱动,开放分工合作。

局部的鲢鱼效应必定会推动目前的深圳医改,涟漪及广东和全国。


医生集团是线下烧钱的团体

▲ 医学博士  野夫 

医生集团把医生们聚集在一起,貌似有了所谓的医生资源,但这样的资源并不稀缺。线上的网络医疗产品哪一款缺少医生?随便一个产品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医生注册。这便是所谓的医生资源。众所周知,即便把全国的名医都集中在某款互联网医疗产品上,也依然吸引不到太多患者资源。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看病是一项特殊工作,医生必须在特定的地点或者场所完成。即医生集团必须有一个落地的实体才能完成诊疗任务。而即使医生集团们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这样的实体,这些实体也必然是一些民营资本经营的医院或诊所。从本质上看,人们不会把它们当成公立医院,而最大的可能是与莆田系的民营医院划等号。

只要相关的制度没有改变,只要人们的消费观念没有改变,医生集团不管被吹捧得多么天花乱坠,都必然会像普通的民营医院一样,只能靠医托、靠见不得阳光的营销手段去忽悠患者。这是将来医生集团们必须学会的生存本领。

最近,医生集团这个概念非常火,火得让很多资本坐卧不安,似乎晚进去一步就再没有了投资的机会。在我看来,无论是医者还是投资人,大家都需要冷静一下。当线上资本找不到踏实的投资空间时,线下的去处也绝对不是医生集团,因为这里依然没有落地,它们不过是漂浮在半空中不三不四的掮客罢了。

如果大家狠下心来把钱砸进去,不久的将来大家就会发现,医生集团会像以往所有烧钱的App一样,或许会以更快的速度将你的银子吞噬,然后死去。


6666131271654443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