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需求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因此,我认为“多点”与否不可强加,完全是个人的价值取向。钟南山院士对医生多点执业的宏观设想是:民营医院在经营和管理上,没有公立医院那么多束缚,在让患者的不同医疗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也要让医护人员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多点”只是一个虚词,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杠杆,撬动各方面的改革。
有人认为,医生多点执业就是对医生收入的补充。如果把多点执业当作是医生的业余“创收”,眼光未免有些短浅。这种体制外的“创收”无非是将医生看作是一架流水线上的永动机,没有把多点执业看作是医生成为社会人战略的一步,最终倒逼体制体现和回归医生的价值。
无论英国还是美国,医生都是自由人,受聘医院是出自个人的意愿,他们不会对医院有太多的抱怨,因为不满意是可以离开的。近来美国逐渐出现医生“归巢”现象,亦是因为他们的价值在医院也可以体现。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辛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院士开始走出体制,对此我要点个赞,毕竟是对制度的一种冲击,也是对有条件“出走”医生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