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治未病”,当公共卫生学在人们印象中是对口“防疫站”、“传染病来了你们就上”的时候,我便将预防医学作为高考第一志愿。5年本科结束后,研究生仍旧选择了公共卫生学。8年学医生涯,虽然我们不像临床医学生那般深入医院,却也对临床医学有初步了解。
研究生毕业前,脑海里就萌生了报考公共卫生执业医资格考试的想法。不为别的,只为检测自己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学学生是否合格,也为给自己8年的学习经历一个交代。
还记得步入实践技能考场时,第一关考查体,抽到的题目是心脏按压和移动性浊音叩诊,自我感觉完成得尚可,只不过总感觉监考老师表情不十分满意。第二关是案例分析,需要回答某传染病的特征描述和采水方法。监考老师特别慈祥,让我放松,还不断鼓励我多说一些,直到我实在说不出为之。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否答得圆满,但监考老师的态度让我觉得十分踏实。接下来的两关都是动手操作,还算顺利。结束了实践技能考试,我就开始准备理论考试了。
理论考试内容多,时间更紧迫,我不得不全力以赴。有时候想到放弃,但想到自己的8年时光,我还是选择了咬牙坚持,最终完成并通过了考试。
虽然我现在没有从事本职工作,但我仍然关注着公共卫生行业的动态,医考和8年学习生涯为我在医院工作奠定了基础。
医考不是终点,是我从事医疗行业的试金石和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