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3-12 总第39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3-12 总第396期
返回上层

总第396期

发布时间:2015-03-12

关注

标题导航

基层医疗:备受关注

发布时间:2015-03-12来源:《医师报》作者: 杨萍  阅读: 661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声音·责任”

2015“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座谈会

编者按: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一利好消息意味着,守护8亿农民健康的乡村医生的待遇将有明显改善。

如何让乡村医生得到真正的实惠,代表委员们仍旧忧心忡忡。

blob.png

完善分级诊疗  缓解大医院医生压力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 周军:2009年,我们就提出要三个转变,转变医院发展模式、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医院投资方向,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和满意度、提高老百姓满意度来开展。目前我们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政策,目前相关文件已经设计出来并征求各部门意见,只待于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即可提交。

分级诊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减轻大医院压力,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医务人员健康与保障的问题,应该会发挥重要积极作用。

提高基层医生待遇  事关全民健康

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张澍:过去制定的很多针对村医的政策和制度未能很好地落实,分配制度中,乡村医生更是弱势群体,我们要强烈呼吁改善村医待遇。

2014年,我曾提案强调要重视村医的问题,今年又提案强调如何落实与村医相关的政策。过去,医生被认为是“以药养医”,现在已经取消了药品加成,如何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与薪水,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若想达到全民健康,一定要改变医生培养体系。如可培养一批高精尖的医生到县级医院工作。作为行业组织,中国医师协会有义务开展针对全国140万乡村医生的培训,稳定队伍,提升其业务水平,使其具有处理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的能力。

培养基层全科医生:国标、省统、县管、乡用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  瞿佳:通过实践,我认为在培养基层全科医生方面,应实行“国标、省统、县管、乡用”。

“国标”就是要达到国家的标准、培养合格的医生。按照中国国情,省一级的统筹是必须的。这些年浙江省出台了文件和一系列优惠政策,招收定单式、定向的乡村基层全科医生。目前,温州医科大学有大约1500名订单式学生。订单式学生毕业以后,如果直接把他们分到乡镇卫生院,有很大的问题。因此叫“县管”。即在县党委政府层面形成合力,给到基层服务的全科医生提供优惠条件。他们的编制留在县级医院,县级医院负责培训。最后落实叫“乡用“。

提高村医待遇勿成空话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霍勇:除了工资低,村医没有保险的问题也迟迟未能彻底解决,建立政府扶持的乡村医生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实际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疫苗接种、计划免疫、大病防治等必须由基层医生做。然而,这部分收入非常有限。

李克强总理报告中讲到的人均公共经费提高,提高部分全部给乡村医生。尽管有了政策,如何把这部分钱落实到村医口袋,是个值得关注的事。

由于大部分乡村医生专业素质较低,部分医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但我认为只要他愿意做乡村医生的工作,就应该支持。提高乡村医生水平,行业组织可以做一些事。

乡村医生资质应设独立考试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高广生: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关注了乡村医生的待遇和培养,然而,他们仍然面临许多困惑,主要为资质问题。

目前,我国只有20%左右的乡村医生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资质。相当一部分乡村医生虽然没有执业资格,但受到了农民的信任与喜爱。为此,我建议为乡村医生建立独立的考试制度。不能让乡村医生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生参加同样的考试。

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国家全额拨款解决村医的两保三险,加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医生的问题。

三项条件留住基层医生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孙丰源:我平时在医院门诊中会问一些农村来的患者,他们最满意什么样的医疗环境?总结患者的回答有两点:一是在家附近就能看好病;二是如果看不好,医生能为他指条“明路”。

广大农民的这两个诉求如何解决?我认为要培养在基层留得住的好医生。

如何培养适合农村、愿意留在基层发展的医生?我认为首先培养医生看病的能力;其次是确保给他们一定的待遇和支持;第三,能为医生提供必要的诊疗条件,如有合格的卫生室、有医疗设备并提供培训。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