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5-03-12 总第396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5-03-12 总第396期
返回上层

总第396期

发布时间:2015-03-12

药械

标题导航

高血压患者需慎用非甾体抗炎药

发布时间:2015-03-12来源:《医师报》作者:裘佳  阅读: 697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blob.png

台湾一项研究显示,短期(30 d内)使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NSAID)可增加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Stroke.2015年3月3日在线版)

既往研究已证明,服用NSAID与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但在具有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老人或高血压患者)中,鲜有该类报道。

该病例交叉研究分析了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纳入1653例在2010年因卒中入院的高血压患者,中位年龄70.9岁,女性占45.4%。与既往研究结果类似,缺血性卒中占84%,出血性卒中占16%。服用NSAID的前3项原发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腰痛、骨关节炎。

多因素校正后发现,卒中前30 d内服用NSAID可使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1.57倍,但对出血性卒中无影响。

研究进一步将NSAID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NSAID组发现,非选择性NSAID组患者卒中(OR=1.51)、缺血性卒中(OR=1.56)、出血性卒中(OR=1.55)风险均显著增加。其中,使用双氯芬酸显著卒中和缺血性卒中风险,但不增加出血性卒中风险。

研究者认为,短期服用NSAID增加高血压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可能机制包括:(1)NSAID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血管收缩和钠的排泄,从而增加血压,导致血管事件风险增加;(2)NSAID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阻断前列腺素合成,从而降低总肾灌注,导致脊髓缺血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3)一些研究显示,环氧化酶1依赖的血栓素A2 可能起血小板调控作用,诱导血小板聚集和激活。

“这是首个评估高血压患者服用NSAID与卒中风险关系的研究。”研究者表示,“我们的研究发现,抗凝治疗的20~64岁女性高血压患者短期服用NSAID,为卒中高危群体。但该结论仍需进一步证实。” 

研究者强调,特别对于高血压患者,严密监测初始NSAID治疗瞬态效应非常重要。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