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10-20 总第47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10-20 总第473期
返回上层

总第473期

发布时间:2016-10-20

新闻

标题导航

以论文论英雄的时代将要结束?

发布时间:2016-10-20来源:《医师报》作者:见习记者 任艺  阅读: 175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本报讯(见习记者 任艺)中国临床医学界“以论文论英雄”的时代将要结束,医务人员的人才评价中,论文权重或将下调。10月12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指出国家科技创新的各项激励政策适用于卫生机构及其人员,将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实行人才分类评价标准。

“原来评价体系标准基本上偏重于论文,现在明确提出要有分类评价体系。基础医学可能偏重创新、专利、论文发表情况,在临床医学上会主要看重对患者的治疗、包括一些防治的有没有效果。”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在发布会上表示。

《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表述是,要改进科技人才评价考核方式,实行人才分类评价。根据创新领域和类型的不同,遵循卫生与健康行业和科技创新活动特点,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科学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价值,对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建立分类评价制度。

事实上,在国外只有很少的医生做论文。“美国医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成为开业医,只有大约7%的医生选择进入教职,做学术。”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乔人立教授介绍,“在美国,开业医生的资质评估标准只在于能否通过认证考试,与教授、博导或院士等头衔完全没有关系,跟SCI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医生的第一要务是看病,对于任何级别的医生而言,科研都不应该成为其晋升的主要目的。对于医生来说,做科研的目的应该是为人民群众和患者健康问题服务。”《中国循环杂志》编辑部主任杨进刚表示,“在大数据时代,评价一位医生医术、医院水平怎么样,要用数字说话。医生治愈率如何?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多少?要有追踪和记录。”

“医务工作者与医学科学工作者不应该等同,应该让教授、主任等学术社会头衔、医生资质与医生收入脱钩,让医疗服务像其他社会服务一样有市场竞争的途径。”乔人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