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10-20 总第473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10-20 总第473期
返回上层

总第473期

发布时间:2016-10-20

中医药

标题导航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的Meta 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20来源:《医师报》作者: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泰 曾佩佩 张青萍  阅读: 2008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引起的介于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VD)之间的一类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该病属中医神志疾病的范畴,其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心肾不交,肝肾不足,气血瘀滞致使脑海不足、蒙蔽清窍而发为本病。其病位在脑,性属本虚标实。治疗当补益肝肾,调养心神,充髓醒脑,使脑窍得养。临床常用的中药治疗包括当归、川芎、地黄、枸杞、丹参、珍珠母等。养血清脑颗粒由当归、川芎、熟地、决明子、珍珠母、夏枯草、细辛等多味中药组成。当归、川芎补血活血、行气养肝,川芎能行血中之气,善行走于面;熟地、珍珠母补血养肾、养血滋阴;决明子、夏枯草能清肝热潜阳;细辛通窍;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之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当归、川芎能明显降低血液黏稠度,抗凝血,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扩张脑血管,改善脑循环,改善血流阻滞及血流障碍;熟地黄可增高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血清中过氧脂质的含量而抗细胞衰老;珍珠母对记忆力和精神运动能力有改善作用;决明子有降血压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抑制再灌注大鼠脑微循环障碍和脑灌流量,但是目前对养血清脑颗粒治疗VCI的临床研究报道不多。



资料与方法

纳入标准

试验设计  该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

观察对象  有获得性认知障碍,且提示血管源性病因,发病时间、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不限。

干预措施  (1)养血清脑颗粒与其他药物对照(两组其他干预措施一致);(2)养血清脑颗粒+其他治疗与单用其他治疗对照。其他药物与治疗均不能选用改善认知的药物。

结局指标  临床有效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检索词包括:养血清脑颗粒、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等。英文检索包括: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ascular dementia,cognitive dysfunction stroke,Yangxueqingnaokeli granule。

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按照Cochrane 协作网质量要素评价进行分析评价:(1)研究的随机方法是否正确;(2)是否做到分配隐藏,方法是否正确;(3)是否采用盲法;(4)有无失访或退出,如有失访或退出时是否采用ITT分析。总分1~5分,评分1~2分的试验将被视为低质量研究,3~5分为高质量研究。

统计分析

使用Cochrane RevMan 5. 2 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类资料使用比值比(OR)作为效应合并指标,并计算95%可信区间(CI),定量资料用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表示效应量大小。

使用P值及I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当试验结果存在异质性时(P≤0.05,I2>50%),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 分析,反之(P>0.05,I2≤50%)用固定效应模型。用倒漏斗图显示发表性偏倚。


结果

纳入和排除研究的特征

通过检索,共获得183 篇文献,其中中文183 篇,英文0 篇,首先阅读文章题目,排除重复文献、非临床试验,对相关文献再阅读摘要,排除一切无对照试验、未使用随机分组试验、数据无法提取文献,最终纳入8个实验,共计579 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91 例,对照组288例。

所有试验均对MMSE进行评定,4个试验对患者HDS 进行评定,4个试验对患者ADL 进行评定,4个试验对患者临床有效率进行评定。1个试验报道未发生不良事件,1个试验报道1 例患者出现恶心、腹泻,未行任何处理后自行缓解,其余6个试验均未报道不良事件的情况。其他治疗为控制脑血管危险因素、改善脑供血等,但均不对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质量评价

8个试验均提到随机分组,但都未具体说明随机分组的方法,所有试验均未报道是否采用盲法及失访情况,所有试验均未报告是否进行了分配方案隐藏。因此本研究纳入的9篇文献质量评分均为1分,所有试验均被评为低质量。


疗效评价

MMSE  8 个试验MMSE 的分布形态采用漏斗图。该漏斗图左右对称,提示不存在偏倚。

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异质性检验(P=0.02,I2=59%﹥50%),显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加权均数差(WMD)=2.47,95%CI(1.57,3.37),合并效应值检验Z=5.38,P<0.0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养血清脑颗粒提高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MMSE 评分优于对照组。

HDS  4个试验患者HDS 的效应值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P=0.57,I2=0%﹤50%),显示各研究间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WMD=4.80,95%CI(3.94,5.67),合并效应值检验Z= 10.85,P<0. 0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显示出养血清脑颗粒提高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HDS 评分优于对照组。

ADL   4个试验患者ADL 的效应值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P=0.95,I2=0%﹤50%),显示各研究间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WMD=-4.43,95%CI(-5.75,-3.12),合并效应值检验Z= 6.59,P<0. 0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养血清脑颗粒提高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

有效率  4个试验有效率的Meta 分析结果显示,异质性检验(P=0. 63,I2=0%﹤50%),显示各研究间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OR=2. 87,95%CI(1.67,4.94),合并效应值检验Z=3.82,P=0.0001。

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论

Meta 分析结果提示,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提高MMSE、HDS、ADL 评分方面均有效果。但此次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均未使用盲法。绝大多数在随机方法的描述上过于简单,对失访/退出等也没有报道,在报道相关观察指标时,也未准确说明测量时间,这些均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导致检验效能较低,所以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且只有1个试验报道了未发生不良事件,1个试验报道了1例出现恶心、腹泻,未做处理后自行缓解,其余6个试验均未对不良事件情况进行报道,全部试验均未报道随访情况,故养血清脑颗粒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尚不能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有效且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由于研究本身存在的局限可能导致上述结论的局限,而中医药国际化的关键是临床疗效的肯定,参照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建立反映中医药“整体调节”优势的复杂、多维的终点指标评价体系。故今后临床的研究需开展遵循CONSORT 规程。


blob.png